猜测。
先不说当年董卓迁都长安之时,十八诸侯皆在置酒高会,无人追击,唯有实力较弱的曹操,愤慨之下,独自率军追击,却被董卓杀了个惨败。
虽说那一仗败了,却足以证明曹操对董卓的深恶痛绝。
再者,正如董昭所说,洛阳与兖州接壤,董卓再度兵临洛阳,若是灭了他之后,下一个最先遭殃的,必然是他曹操统治下的兖州。
唇亡齿寒的道理,曹操不可能不懂。
“还有第三路可用之兵吗?”苏哲笑问道。
“第三路实力最弱,但也勉强算一路吧。”董昭抬手一指北面,“这一路可用之兵,是河东的白波诸军。”
“白波诸军多为黄巾余部,盘踞于河东郡多年,这些人无名无份,多盼着朝廷能封他们一官半职,让他们摆脱贼寇的身份。”
“所以苏车骑要做的,是派一位能言善辩之士,挟天子的诏书,招安白波诸将,封以官职,将他们组织起来,从河东郡南下弘农郡,威胁切断关与洛阳的联系。”
“这一路兵马势力众多,彼此各不从属,人数虽众,实质却是一盘散沙,整体实力并不强。”
“但弘农郡位于洛阳与长安之间,乃是连接两京的唯一通道,一旦被切断,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算这一路兵马实力不强,董卓也绝不敢轻视,必会屯重兵于弘农防范,这样一来,便又可以减轻我们所面临的压力。”
董昭分析之时,苏哲的目光不离地图,心在勾勒着各处的利害关系。
很快,眼前阴霾尽散,豁然开朗。
这三路兵马若真能利用起来的话,董卓看似来势汹汹,但其实倒也并没有那么可怕。
沉思许久,苏哲脸浮现了笑容,赞叹道:“你董公仁当真是我的及时雨啊,好,用你之计,是该给董卓添点堵的时候了。”
当下,苏哲便用董昭之计,写奏表火速送往宫,请天子下三道圣旨,分别送往三地,以招那三路兵马围攻董卓。
……
皇宫。
内殿之,天子正在进行一场家宴。
在场之人,除了皇后之外,还有国丈伏完,以及卫将军董承,和他的女儿董嫣。
如今宛城之危已解,刘协为了拉拢董承,已经将纳其女董嫣为妃,提了议程。
董家父女,其实也可以算是外戚,是一家人了。
伏寿作为皇后,本来对天子纳妃,应该是心存忌惮,即使不反对,也不会极力促成。
相反,这一次,还是伏寿主动提出来,让刘协尽快纳董嫣为妃。
她这也是没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