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卿特意追到裘尚书身边,有意无意展露出自己浓密的头发,眼含挑衅之意。
果不其然,裘尚书露出了嫉妒愤恨的目光,把朝笏捏得咯吱作响。
这老匹夫杀人诛心啊!
裘尚书辛苦筹备典仪,为之付出了秃顶的代价,本来以为十拿九稳,孰知一波三折,历经风浪。
圣人挑完刺儿,太后又挑刺儿,保皇党同中立党的臣工也跑来阴阳怪气的挑刺儿,让他在有生之年受尽夹板气。
裘尚书克制着满腔憋屈,强颜欢笑给圣人与万皇后办了一场完美昏礼,含泪摸着又秃了一大块的天灵盖,直接告了病假,回府求医寻生发秘诀。
将将休息两日,圣人就火急火燎急召他回礼部,加紧筹备渤海国二王子与舞阳长公主的昏礼,并言明要在最短的时日内,筹办出一场具备大应和渤海国鲜明特色的昏礼。
裘尚书嘴角发着抖,双手颤巍巍接下诏敕。
他心里头那个气啊。
渤海国又不是没有女子,怎么这位二王子非要千里迢迢跑到大应来娶妻?
还一眼相中了窦定滔之女,执意要在长安办昏礼,为什么不回上京龙泉府办?
还是渤海国一穷二白,连一场王室昏礼都办不起了?
诏旨难违,裘尚书强压下来自灵魂深处的三连问,同下属倒一倒苦水,举着镜子数稀疏的头发,咬牙认了。
不就是头发吗……
大不了他不要就是了。
日后还更容易分辨哪些是礼部官员——
头秃的全是!
一举两得!
索性破罐子破摔,裘尚书下了不要头发的狠心,勒令礼部上下拿出筹备圣人昏礼的精神头,来筹备这次的昏礼。
是以,当大朝会来临,众臣工望着裘尚书幞头下盖也盖不住的光头,互递眼风兴奋交流。
行啊,出家不用剃度了,忒省事。
太常寺卿笑眯眯旁观。
等回府之后,当即派人找了一顶假发,贴心地送去了尚书府,并写了信笺,告诉裘尚书秃头的好处,至少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不用燃烛火照亮。
大大省钱了!
九月初三,乃钦天监择选的吉日。
经裘尚书及礼部上下呕心沥血的筹备,二王子与舞阳长公主的昏礼场面铺得极盛大,办得有声有色,独具一格。
--------------------
裘尚书:工作压力大,抗压能力还必须强,这反派真不好当……
太常寺卿:啧,秃了
裘尚书:哦,秃了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