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替顺天府接了老实巷这烫手山芋,也得让他们礼尚往来,把考生安置过来。”
小段氏眼珠子转了转。
她丝毫不怀疑林云嫣的消息。
外头虽无开恩科的风声,但以皇太后的慎重,她老人家既提起来了,即便不是板上钉钉,也是八九不离十。
而问衙门收银子,定然是比一家家散户收过去省心。
“考生赴试,前后也就两三月,”小段氏点出来,“不是长久生意。”
林云嫣颔首:“所以,其他时间做别家生意,衙门也不会制止。
遵往年旧例,春闱考生少则千余,多则三四千,得中进士的约莫为一成。
老实巷六十三间屋舍,正屋左右厢房布置起来,大抵能住二三百人,照着这个比例来,也能有三三十位高中。
等放榜后,敲锣打鼓一番,百姓们都知道这巷子风水好、能上榜……”
传言有多大的力量,小段氏太知道了。
甭管事实怎么样,人人都说老实巷旺学业,每年入京念书的学子就愿意花钱来租住。
那些一年到头都留在京里的学生,通常家境富裕、出手阔绰,租金高、且给钱爽利,身边还跟着小厮、婆子,里里外外收拾得妥当,需要东家去维护的时候反而极少。
“听着是不错,”小段氏想了想,又道,“不过,老实巷得一成,其他地方也是一成。你开始敲锣打鼓了,人家也会跟上。”
“其他地方是衙门征集,暂时挪出来给考生备考,”林云嫣道,“老实巷新修缮好,也没有旧租约,看中了就能下定、给钱了当天就能搬进去。”
新的、方便的、没有麻烦事儿的,就是行俏!
“您想想,万一出个状元……”林云嫣竖起个大拇指,“您不想租出去,都有人捧着银子站在巷子口。”
第9章 尽说大实话
小段氏没有林云嫣这么乐观,却也被她逗笑了:“小小年纪,想得可真美。”
林云嫣莞尔。
不是她想得美。
从前,老实巷里就是出了个状元郎!
陈桂没有得到诚意伯府的助力,只厚着脸皮硬与旁人联了个名,当了个三东家。
靠着自个儿跑前跑后,让老实巷的租金水涨船高。
这是一桩日增月益的生意,遗憾的是,两年后,陈桂走夜路跌了一跤,摔到了脑袋,再没醒过来。
直到几年后,徐简打听旁的事情时才意外得知了些内情。
老实巷修建时,在一宅子底下挖出过两箱金砖。
另两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