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卿还有什么想说的?”圣上问。
无人应答。
他们想说的话很多,但都必须多斟酌、多思量。
眼下这个当口,最是胶着,如下棋似的,一步对,能砍下一片棋面;而一步错,守地尽失。
曹公公喊了退朝。
圣上走下来,视线从徐简、单慎等人面上划过,便走出了大殿。
徐简想了想,与单慎一块抬步跟了上去。
刘靖一直没有动,直到黄少卿扶了他一把,他才借力爬起身来。
腿脚已经麻了,若不是有人扶着,指不定要踉跄几步。
面上稳住,只有刘靖自己知道,他朝服下的里衣已经湿透了。
这枚金笺,真的打乱了他的阵脚。
他已经全力去扭转了,但这套说辞能不能唬住人……
别看他分析得头头是道,扯了几面大旗,但刘靖其实没有把握。
他的“底气”是他的政绩。
而若政绩染上污点,哪怕大旗扬得再高,他的底气也没有了。
另一厢,徐简与单慎向着御书房去。
不多时,万塘也赶上了他们。
“我看来看去都是真的,”万塘抹了一把脸,“金笺不说薄如蝉翼也没厚多少,一面高山一面字,造假哪是那么好造的?得有模具,一体成形。”
单慎神情严肃,时不时点头。
徐简没有说话。
如万塘所说,造假的确困难。
当日,玄肃发现有古月人出入那宅子后,徐简就做了这手准备。
他需要一枚金笺。
不确定何时会用上,也不确定什么场合用,但有备无患。
他手里的这枚是真的。
玄肃偷了古月副使的金笺,交由手艺精湛的老匠人,赶制了一枚能乱真的假货出来,又悄悄塞了回去。
那副使大大咧咧的,又是真心来访,从头至尾都没有发现。
而他们出城之时,副使身份特殊,通关文牒在手,金笺并不是最重要的,且两方都存了友好之心,哪会像对待犯人似的严丝合缝去审查,看一眼、没看出端倪来,也就过去了。
没有谁想过,有一枚金笺会被换。
灯下黑,确实好使。
要不然,徐简也不会次次都能在圣上、单慎的眼皮子底下动手脚了。
万塘越说越烦:“刘大人没教好儿子,但他当官确实当得不错,刚听他这么一分析,我都觉得他说得在理,这枚金笺也许是有人挑拨。”
单慎道:“是与不是,得我们给圣上答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