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中,他可是真的沉得住气。
因此,就可以判断,此人大概率是躲在城内。
很快,就有马车,把这些“可疑之人”运到了万花楼前广常
甚至,被控制起来的那些“名望之辈”,也没有太多不满。
万花楼前,随着“名望之辈”全都送到。
这些日子,也许是因为周平安的一些举动,让城内众人十分安心。
难道,只能每人砍上一刀,试试他的肉身坚固度?
青女脸上肉眼可见的就有些失望。
周平安站在万花楼屋瓦之上,目光有若鹰隼,看向城东。
李元康肯定不会与数十人一起,挤在臭气薰天的篷子底下。
如此,那可就贻笑大方。
比如,站在左侧前方的长袍高冠中年,就是原来清溪书院的经学教导李士达,做人方正,不为同僚所喜。
红莲贼打来的时候,他家因为没有马车,只能拖家带口,混入百姓群中,流亡过河。
到了青羊地界,一家三口差点没被饿死。
红莲教施粥传教,毕竟只是惠及极少数人。
对于这位时不时还有些举人架子的经学教导,并无看重之意。
事实上,这种文学之士,在贼军之中,根本就不受待见,反而会受到旁人敌视。
这种心理,大概就是“今日翻身作主人”的心态,不踩点什么,总觉得跟没翻身似的。
好在还未曾发生全面动乱,也没人刻意针对李士达,因此,他还能撑到周平安回城。
待得周平安回城,全面赈济,喊出了“人人有饭吃,个个有衣穿”的口号之后,那真的是不计得失,按人头发粮……
不说吃个十成饱,七八成饱,那是肯定可以做到的。
没到绝境,不会懂得人心冷暖。
如此举措,对于那些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流民来说,到底有着多大的震撼,自也不必多说。
周平安或许做得不算太好。
但是,他能保证没有一个人饿死,做到让人吃饱肚子这件事情,完全可以称得上“功德无量”。
因此,招贤榜贴出之后,随着大嘴巴兵士,四处宣扬。
这位李士达教导,第一时间,就来到县衙应募。
经林怀玉初步测试,觉得此人颇有能力,且为人公正。
请示周平安后,聘其为青羊城户房主事,专管钱粮分派。
此人上任之后,可谓大权大握,许多乱糟糟的人情请托纷至沓来。 但是,此人有一个好处,就跟木头似的,该多少就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