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睢阳,梁王刘武面临鏖战,刘荣最该做的,就是尽量不要出现在东宫窦太后,乃至整个朝野内外的视野当中。
但再三思虑之后,刘荣终还是下定决心,和皇帝老爹提上这么一嘴。
——不是为了救晁错;
甚至能不能就此救下晁错,刘荣也不是很在乎。
刘荣想要做的,是借此向皇帝老爹表现自己的政治视野:儿臣能看出这件事,是可能存在这一二三四等等隐患的。
至于具体怎么抉择,自然是天子启拍板,刘荣只是提出疑惑而已,连建议都算不上。
再有,便是刘荣确实认为,就这么让晁错死在长安,太过于跌长安朝堂的威仪,以及公信力了。
——一个名士,受你汉家先帝征辟入朝,为官二十多载,官至九卿之首。
先帝要休养生息,人家出谋划策;
当今要削藩,人家也是二话不说,冒天下之大不韪,做了这个出头鸟。
结果藩也削了,王也反了,临到头来,你给人家砍了?
还是因为叛军一句‘诛晁错,清君侧’,就把当朝内史、当今帝师砍了?
怎么看,这都不像是个强硬的中央政府——甚至都不像是个正常、不软弱的中央政府所能做出来的事。
正如刘荣方才所言:这回,刘濞说诛晁错,你天子启就把晁错给砍了;
那下回,再有个叛王说诛岑迈、诛郅都,你砍不砍?
万一哪天冒出来句诛申屠嘉,你天子启难不成,还真要把身为开国元勋的六朝老臣,当朝丞相给砍了?
像什么话呀这……
只是想归想,刘荣也隐约能意识到:对于晁错这个人,皇帝老爹也还有其他方面的考量。
但刘荣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天子启的考量,居然会纯粹到那般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
“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
“——这句话,公子,共勉……”
轻飘飘丢出这句自己在历史上留下的名言,天子启只悠悠发出一声长叹,顺势在御榻上侧躺了下来。
只是望向刘荣的目光,却随着那愈发慵懒的坐姿,而愈发锐利了起来……
“宗庙,社稷,永远都是重中之重。”
“与之相比,一人,一户,乃至一城、一郡——在必要的时候,都是可以舍弃的。”
“先帝曾教导朕:一人哭,何如一路哭?一家哭,何如家家哭?”
“——先帝也曾说,为天子者,并不是必须要冷酷无情,而是要怀有对天下的大爱,却非对一家、一户的小爱。”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