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人相信他手中所持为真玺,此后又要修改王玺纹样,那么所谓的假王玺,其持有之人定然拥有极高的威信,才让敦帝如此忌惮。
阿宁曾去翻阅从前典籍,发现当年氏族之中,白家之大无人能出其右,若说能与王室比肩者,为它不二。氏族与王权的纷争最盛时便是在敦帝时期,若是白家真的有心扶持皇室,以其威信,当年的氏族该是顺从于敦帝的,又如何能出王玺被盗一事。
阿宁有一个大胆的猜测,如果当年想要裂土分封便是白氏,盗走王玺之人也是白氏指示,以白氏当年之威,的确足以让敦帝做出那一番举动。
但问题是,若真是如此,白家又为何要为敦帝作伪证,此后又那般简单地伏诛?莫不是被抓住了什么把柄?
礼官见阿宁若有所思的样子,道:“阁内尚存有文史院留下的典籍,明日王驾抵达之前你可以去寻来看看。”
阿宁浅笑着低身见礼,复往后山而去。
大渊向来以身后的文化和历史渊源自许,王室先祖命文史官将当朝之事一一记录,传承后人,并下令无论后世如何,文史之笔当中正记载,不惧王权、不从贪吏。只不过这些文史典籍唯有文史院内有保存,寻常人等无法借阅。
天居山这里的典藏阁存放的都非当朝之物,如今阿宁又以协礼使的身份前来,所以才能入内一览。
刚踏入典藏阁的台阶阿宁便被人拦了下来,守阁之人表示,阁内近日修整,不便放人入内。阿宁望了望耸立在山腰之上的高塔,四面铃在塔檐之上随风叮当作响,阿宁道下次再寻个机会前来。
阁内,天光漏过窗阁,在枯黄的页面之上洒下一缕光路,那人如画的眉目仿似被点亮了般,在天光之下被照得绒暖。他低敛着眉目看着手中的文稿,一笔一笔记载着敦帝与淮东对峙,而后拿下周边七国之事。
“敦帝二十年,白家上报,家主嫡女失踪,三日后,白家家主亲证王玺真假。”
寥寥数笔,就是对当年之事的记载,显然,就连当年的文史官都未对此事有多少重视。
白家当年为大渊氏族之首,无论是手中族兵,还是家族声望,都堪与王室齐肩,但就是这样一个氏族,却在面对皇帝污蔑之时毫无反抗之力,除了去边城寻求证人之外,连殊死一搏都没有,为何?
苏瓷的眼睛看着那一句“白家上报,家主嫡女失踪”之上,久未移开。
若是当年白家之女的失踪与敦帝有关,那么白家主明知此举会落下巨大的隐患,却还是站了出来为敦帝证明王玺便说得通了。白家之所以会伏诛,只因白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