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缘巧合,京城工业组织我们接收兼并一批摩托车和卡车工业,我们算是结缘了。”
古力同介绍道:“通过调研我们了解了红星厂在钢城新建的汽车制造厂的先进性,所以力排众议,修改原本的建厂计划,上马供应链。”
“古副主任,我提个问题啊——”
龙江汽车制造厂的厂长插了一句话,问道:“京城二汽也是有自己的零部件产业的,现在引进供应链是不是会南辕北辙啊?”
“这个问题问的好——”
古力同笑着点点头,说道:“当时我们开会的时候,有同志就提出了这观点。”
“但是,我要讲京城二汽所拥有的零部件产业是不完全的,是不足以支撑整车生产的。”
他看向对方讲道:“我们做过估算,要按照原本的生产计划,也就是全零部件自产所需要的成本,是取消原计划引进供应链生产成本的十四倍。”
“这么多?”
不仅仅是龙江的代表惊讶了,其他站在这边听古力同介绍的人也都不敢置信。
“就是这么多,而且这还是保守的估计。”
古力同很是严肃的解释道:“对比一七厂和魔都厂你们就会知道了,你问问他们生产一台车的成本,再看看红星厂一台车的售价。”
“我知道的,212售价三万六,羚羊最低售价七千一,五倍!”
他比划了一下手掌,又强调道:“这里得考虑到,212是低利润销售,羚羊是高利润销售。”
“不可否认的,我们联合企业从红星厂购买羚羊汽车,最低能到五千多。”
“嗡——”
现场传来了一阵惊叹和议论声,售价五千多,那成本还能再低?
怪不得京城汽车厂的王副总这两天没有笑模样呢,就是他们赶上这回事,也得哭死了。
三万六对阵七千一,ko!
“生产设备,包括流水线和工人的培养这些……”
又有人问道:“这部分的投入大不大?”
“大,很大,一定大。”
古力同就像后世万艾可广告里人一样,夸张地说出了这句台词。
他认真地解释道:“这里是工业技术展览,不是支援三线讨论会。”
“流水线设备和技术都是红星厂从国外引进的较为先进的那种,我们厂用的其实是京城第二机械厂仿制的。”
古力同示意了京城第二机械厂的展区道:“一会儿你们可以去转转,一定有所收获。”
“再说说这笔投资值不值,很值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