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呢,太浪费了”。
“山上的生产条件太差,用电就是个问题,运输更是”
李学武无奈地说道:“但这个时期,这是正治,不能按实际出发,只能选了个折中的办法”。
沙器之点头道:“水果和蔬菜下山会糟践,肉却不会,这我懂,就是这经济效益嘛,深加工总要比原材料销售要好得多”。
“嗯,确实”
李学武看着窗外的风景,嘴里只是含糊地说了一句。
其实罐头厂,是李学武为联合企业准备的,可不是红星村的这种小打小闹。
无论是水果的,或者是肉食的,有了冷冻列车,对于轧钢厂还个问题了?
不过现在不能提,提了也会搞成四不像。
罐头个儿小,却是有大能量的。
李学武为轧钢厂的罐头厂准备了三步走,现在训练场搞的这个只是预备走。
第一步要解决生产的问题,第二步解决正规化的问题,第三步就是出口的问题。
罐头的产量是很高的,没什么技术含量,主要吃资源。
而罐头却又是价格高的,方便的,便于储存和二次烹饪的。
当前国内的罐头自然生产厂家不少,但能打开思路的不多。
李学武一开始也没奔着卖给城里去的,就像赵振华所说的,现在谁能天天吃,也吃不起。
国内的吃不起,国外的吃得起啊。
水果罐头在国内卖五毛,国外就能卖五块、十块,鱼罐头七毛,在国外就能卖七块、十块,就更不用提肉罐头了,怎不得十块钱往上啊。
以前不敢说,但现在嘛,李学武有运输的船队,有火车资源,未来还有经销的企业,生产多少都不愁卖。
最核心的是,李学武想搞到进出口权,最次也得是出口权。
这种权利都在进出口总公司手里,李学武想要撬动这个,还得是依托轧钢厂的力量。
形成集团化的产业,什么样的权利就都能搞得到手了。
当然了,这得一步一步走,能赚外汇,那这厂子也是前途光明一片。
李学武所调查的,从五八年开始,南方就已经有了外销企业,专做罐头生产。
就算是今年开始的风暴都没有影响到他们,产量逐年翻倍,技术革新不断。
李学武也想插上一脚,搞它一腿。
罐头都算敲门砖,李学武其实更想搞酒厂,但现在还不合适,慢慢来。
别的李学武不在行,插上一脚这个他没问题。
指挥车晃悠着下了山,到海运仓的时候已经六点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