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了”。
李学武很意外地看了看窦耀祖,笑着说道:“这可真是难得,如果有他们的帮助,那你这摊子还真就能很快地支撑起来了”。
“还是您指点的好”
窦耀祖听着李学武的话心胆一颤,忙表态道:“我就是个没什么文化的泥瓦匠,说管理实在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呢”。
“呵呵~慢慢来,都是个学习的过程”
李学武轻笑着安慰了一句,随后端着茶杯开始喝茶。
听见李学武这么说,窦耀祖还是觉得不把握,笑着又汇报道:“招人的事我已经跟赵政委请示了,他已经帮我给那些退伍的同志们去信询问了”。
“辛苦你了”
李学武笑着道:“实在是今年很特殊,卫三团的整改编注定要甩下来很多人,齐团那边很忧心地方上没有安置退伍人员的准备,怕他们失去了工作的机会”。
这个确实是很麻烦的事,今年没有安排新招,也没有安排退伍,所以天南海北的,不一定所有地区都会给这些人安排就业岗位。
当然了,窦耀祖想来,李学武这么安排还有另外一层含义。
东风建筑走到今天全是以他主动寻求李学武的合作为基础的。
现在走到关键结点了,李学武也肯定了他的工作和发展成绩,那他就得有所表示了。
东风建筑里绝对不能全是他的人,甚至要按照刚才李学武跟他说的那段话理解,东风建筑势必会加入更多的人。
李学武强调了这是集体企业,那就得容许这些人加入进来。
包括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地方上的资金和管理人员,以及李学武两次安排的退伍身份人员。
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会掌握企业里的技术和管理岗位,李学武安排的资金会渗透到财务和管理岗位,退伍进来的人员会到施工和一线管理岗位。
他明明知道李学武实在掺沙子,是在把他一手建立起来的企业成分复杂化。
这是创业人最苦恼的选择了,他很清楚,东风建筑想要发展就得这么安排,主要是因为他的能力驾驭不住这种快速的发展。
更直白点说,早晚有一天东风企业不再是他作为掌舵人而存在。
这是很明显的事实,建房子和搞装修他还可以,现在李学武给他安排的工程越来越大,都要造厂区了,这以后说不定还有啥大工程呢。
所以管理上越来越吃力的他已经在有选择的放弃手里的权利,将这些交给有能力的人,同时汇报给李学武听。
李学武当然不会亏待了他,有左杰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