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事了。
两人还没有办理离婚手续,所以王敬章的后事依旧是由其家人来处理。
厂里是有给处级干部丧葬费和追悼会待遇的,但现在这种情况,尤其当事人是王敬章,估计他是享受不到了。
就于东亮所说,现场没有发现其他人居住或者生活的痕迹,更没有发现作案痕迹。
初步判断为熟人作案,且是关系较为密切且充分信任的人。
李学武比较了解轧钢厂的情况,同时也跟周瑶做了询问,随后补充了一点。
那就是,既然宿舍管理员说王敬章一直把持着312的宿舍,那么根据王敬章在厂里的风评、生活作风判断,那间宿舍不可能没有其他人存在过的痕迹。
除非被故意抹除了。
而这么做的那个人,或者说当时下毒的人就是为了掩饰他的身份,将可疑物品都带走了。
所以要继续查,查跟王敬章有亲密关系的人,去过那间宿舍的所有人。
问清楚那间宿舍有什么东西,再同现在宿舍里的情况作对比,判断丢了什么东西。
查去过的人,查丢失的物,双管齐下,掘地三尺也要把这个人给挖出来。
因为案子发生在了轧钢厂,当事人也是轧钢厂的干部,且这个干部还牵扯到了保卫处正在调查的案子。
所以于东亮在来时就同周瑶商量过了,这个案子还得分两部分走。
轧钢厂内部的关系由保卫处来主持调查,毕竟更熟悉情况。
关于王敬章的社会关系调查,以及后续的技术支持则是由他们来负责。
双方协同,互相支持,争取早日破案。
周瑶是很有冲劲的,尤其这还是她正式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任务。
况且这个案子牵扯到了她的两个好朋友,她也想做些什么。
所以于东亮一提出这个建议,她便同意了,并且一同跟李学武做了汇报。
李学武听于东亮的汇报就知道这小子滑头的很,看周瑶年轻没经验,耍心眼子呢。
只要是工厂里的案子都没有简单的,他们根本不想接,更不想惹麻烦。
尤其听了周瑶的通报,死的这个还是前一段时间大学习活动的主要负责人,这就更让他犹豫了。
在分局那边早有默契,关于这一类的案子要慎之又慎,轻易不要下结论。
在他们私底下交流中,更是都说了,能躲就躲,能避就避。
现在看轧钢厂保卫科的副科长很积极的模样,他哪里还不顺坡下驴啊。
李学武瞅了他一眼,先是点点头,在周瑶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