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和造船工业,进而拓展五金工业和电子工业,势必会连成一片,聚成一团。
就钢城那个工业环境,他们厂搬过去,那就是如鱼得水,龙回大海了。
李怀德脑子里早就被李学武灌输了各种产业布局的话术和安排,讲起来头头是道,一点不卡壳。
他在讲轧钢厂搬走后,要创建科技园区,主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力支撑相关工业进步。
还要建造大型工人新村,实现住房、医疗、教育等资源的闭环管理和服务。
桌上几位汽车厂的领导都要听的自闭了。
除了一七厂搞了工人村,其他企业因为种种原因都没这个打算。
而轧钢厂在赚钱的同时已经在谋算钱了。
李怀德是喝多了吗?
当然不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他的目的就显露出来了。
先是讲了轧钢厂汽车厂要招工,最少再招三千人,主要是装配车间和发动机、变速箱生产车间。
因为后面两个车间不仅仅要承接汽车工业,还要服务船舶工业,所以要扩容、扩人、扩生产。
既然零部件都能采购,那技术工人能不能直接调拨啊?
今天李怀德把主管工业的领导请过来,就是谈这件事的。
现在这几个车企的技术人事结构都臃肿了,全国企业的通病。
轧钢厂这三千人不打算招新人,想要跟各工厂化缘,即是给他们减肥,减负担,也是给轧钢厂的汽车厂直接补充技术工人。
一众厂领导对视一眼,都迟疑了起来。
这“减肥”自然是好事,可怎么减,减哪是个问题啊。
谁都知道技术宝贝最珍贵,怎么可能轻易给别人。
可真要是把清汤寡水的送出去,人家也得要啊。
主管工业的徐副主任主动开了口,笑着说了:占便宜没够,吃啥都不香,有进有出,才是企业人事管理的常态。
今日轧钢厂有求于诸位,明日说不定伱们其中一个要进入食品领域,或者搞电子生产,就轮到他们来支援了。
徐副主任说话自然是高瞻远瞩,有力度、有深意的。
他是主管工业发展的,他都说了大家可以多元化发展,不就是在给他们开口子嘛。
现在国内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上面鼓励各工厂多角度、多方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一如轧钢厂这般去产能溢出,转化综合型企业需要机遇,需要特殊条件。
但轧钢厂不也是在摸索当中嘛,机遇也是人家自己创造的嘛。
未来大家都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