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里,就算是至亲骨肉,也是要讲究说话的技巧,更要在意礼仪道德。
国人的孝是刻在骨子里的,长在基因链上的。
秦京茹拿着工资来家里看孩子做家务,他都得和气着说话,主动帮她的生活呢,更何况是老太太。
顾宁虽然平日里性情冷淡了些,可也是有心之人。
李学武的孝顺,知礼,重情,她都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甭说对他家里人处处关心,就是对她娘家人,不也是比她这个闺女尽心尽力嘛。
尤其是在处理家事问题上,李学武从结婚以后,便多是同她一起商量。
甭管她是否有额外的建议,就冲着这份尊重,她都觉得他好。
今天的李学武能善爱家人,明天他的孩子也会善爱于他。
这就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传统优秀家风就是这么来的。
但凡夫妻之间有一个是明白事理的,这个家就不会出坏人,更不会做坏事。
如果夫妻同心,举案齐眉,就算是日子过的苦一些,那定也是暂时的,未来的甜蜜怕不是千金万金都买不来。
小两口悄声商量了这件事,又说了说白天的事,便听着老太太的催促,一起去吃饭了。
夜晚的秋天分外清冷,尤其是天黑以后,各家灯火昏黄,好似阴霾笼罩,心头难安。
李学武喜欢光明,喜欢温暖,所以院里和屋里的灯都是换了最亮的,取暖炉子更是在离开去羊城前就让秦京茹点着了。
跟四合院那边的土暖气不同,这边的暖气更娇气。
现在外面已经接近零度了,若是短时间停火还成,晚些日子那是万万不行的。
别说暖气片都是卡在窗台下面的,就是屋里的好些家伙什都禁不起这份冻。
所以李学武家的炉子打点火那天起,就跟钢城的炉子一样,轻易停不得了。
餐厅里,灯光明亮,温暖如春,秦京茹在屋里干活还习惯穿一件短袖呢。
可从八角厅的窗子往外面看,院子里的青菜地基本上都罢园了。
“国栋哥送来的棒子,说是九月份的,在窖里存着了”
秦京茹给李学武拿了一穗玉米,解释着来由。
李学武接过来,瞅着一整穗的大棒子,哭笑不得。
难道真的让他跟小孩子似的抱着呼玉米蹲在门槛子上啃?
在顾宁抿嘴偷笑的表情下,李学武用手掰了,分了顾宁一小半。
他知道顾宁不喜欢吃这个,可就是故意逗她。
又从自己的那份掰了些玉米粒放在了李姝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