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铅笔敲了他的脑袋,嘴角扯了扯说道:“胡说八道”。
说完微微摇了摇头,换了手边的钢笔在文件上批示意见和签署名字。
有些文件是周六晚上彭晓力带回家的,就等着趁李学武出来有空做出批示。
毕竟他也不确定周一是否能够按时回厂办公。
至少这些文件领导看过了,批示了,也能及时通知厂里可以行动了。
一般来说,业务申请也好,协调文件也罢,只要到了李学武这里,只要他这边通过了,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无论是其他副主任那边,还是李主任那边,都不会卡他的签字。
领导们都很清楚,能过李学武的审核,那必然是有所需要的。
依着李学武亲自制定的办公制度来看,庞大而直接的程序控制严格到李怀德都觉得皱眉。
轧钢厂正在执行的这套办公管理制度,其实是李学武到管委办之前,由丁自贵主持推广的。
前面几人已经做过不少铺垫,而到了李学武这里才算是正式执行。
你就看李怀德的工作行程都需要管委办草拟核准便知道这套办公制度有多全面了。
李学武当然不是商鞅,更不是萧何,制定一套程序把自己玩死。
严苛中带着变通,执行中带着监管,统筹规划伴随着协调运营,多部门协调共议,是李学武这套制度的核心内容。
关于业务审批工作,从提交程序的第一步开始,流转业务领导、主管领导、大领导,最后到执行部门,时间期限不能超过一周。
也就是说,周一提交下周一必须见结果,李学武带头执行。
有卡顿不批的,委办协调必须有所意见和建议,如果没有就要通报批评了。
原来轧钢厂报批审核意见基本上都是业务部门干部拿着文件满楼跑,从这个部门跑到那个部门。
等这个领导批,赶那个领导审,领导烦,业务干部也烦。
现在不同了,业务申请必须逐级提交审核,各部门综合办或者组织办统一收取审核单据提交到管委办。
管委办分门别类整理后经由所属委办主任、副主任审核,随后转交给对应的主管领导。
主管领导审批完成,由对方秘书与委办秘书对接,工作转移到执行部门。
执行部门要在规定时间内将所承接的任务以回执的形式交给委办秘书带回。
这些申请将会被委办整理成册,每月月底秘书们会就账目上的任务与所属部门和执行部门对接,进行销项处理。
如已完成任务,需要在月底前随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