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
好在这会儿下班了,住得远的都走了,住宿舍的多半是在大食堂吃饭。
因为文工团距离招待所比较近,距离小食堂也比大食堂近。
李怀德准许的,她们不愿意去大食堂,可以在小食堂就餐。
但这些姑娘们嘴叼,很多人都选择去招待所餐厅吃饭。
虽然那里的饭菜要稍稍贵上那么一些,可环境更好,更清静。
尤其是那边的饭菜更加的可口,毕竟是对外的嘛。
在时间上也比其他两个食堂好很多。
她们排演的时间晚了,大小食堂都找不到饭了,在招待所这边是可以随时吃上饭的。
十八九岁,二十出头,各个如似玉的,被厂里男青年们惦记着,追求着。
舞蹈队里的姑娘眼界高,生活标准也高。
时不时的就有人来请她们去吃饭,外面不安全,招待所自然没问题。
就是她们自己也舍得给自己钱,吃好的、穿好的,队里攀比的心思还是很多。
周小玲家里还算是富足,父母双职工,姐弟三个,她没吃什么苦。
由于上班早的缘故,手里很是有一点积蓄的。
平日里穿衣打扮也很舍得往自己身上添补,尤其是来红星厂上班以后。
很明显的就能比较出来,红星厂比铁路有钱。
这里对比的不是两个单位的体量和赚钱能力,而是两个单位的职工平均生活水平。
其实她比较的还是太片面了,她们来的时候好,正赶上红星厂腾飞了。
要搁以前,往家里买大螃蟹?做梦去吧。
现在不一样了,厂服务部在主干道两边搞了好几趟平房,挂着服务供销部的牌子。
甭说海鲜了,就是牛羊肉蛋奶都能买得到。
李学武家里为什么不缺鸡蛋啊,四合院棒梗养鸡得的鸡蛋都给赵雅芳娘俩吃了。
就是因为山上家家都开始养鸡了,红星厂这边算是第一批供应的渠道。
你看这个政策,那个条款的,明确要求村里不允许养超过三只以上的鸡。
可这些规定在红星村没有用,从一开始尹满仓都没想着服从命令。
特别是今年,红星村与其他村的对比一下子就显露出来了。
由于没有在大学习活动中耽误时间,浪费精力,去年的庄稼不仅收的好,今年的庄稼种得也好。
交粮不费劲,村里人吃得也饱,这赚钱的热情自然是高的。
养狗、养鸡、烧砖、烧瓦、挖煤……山上的村民可有的是活儿赚钱。
尹满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