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买缝纫机,那得多大的成本,谁能给你兜这个底儿?”
他摆了摆手,道:“给那些人说,小集体经济,按工作量计算劳动报酬,保证质量的同时,做的越多越好。”
“二哥,您要这么一说啊,恐怕这街道上一小半的人家都得来。”
姬毓秀是当过街道所所长的,对交道口还是比较熟悉的。
“一台缝纫机也才一百多块钱,真要能搬进厂里按工计酬,半夜都不带休息的。”
她认真地解释道:“现在就业的情况属实困难,家里有两三个妇女的情况比比皆是。”
“母亲带两个闺女,这台缝纫机能从今天早晨踩到明天早晨去。”
“重要的是保证质量,无论是生产资料的质量,还是产品质量。”
李学武点点头,指了沈国栋提醒道:“你的被服产品卖不出去,社员们就赚不到钱,赚不到钱,这集体也就干不起来。”
“她们不缺少赚钱的能力,就是缺少赚钱的渠道,而王主任看重的,恰恰是你的渠道和协调能力。”
“二哥,我懂了,我知道该咋整了。”
沈国栋不仅把李学武的话做了记录,就连姬毓秀说的话也记了下来。
“您看看,我还有啥能干的,这家庭妇女和姑娘们有着落了,小年轻的能干啥?”
“回收站招了多少合作社员了?”
李学武看了他一眼,道:“这个工作你心里有谱吧,集体经济,还得看人品呢。”
“我懂,不是啥人都要的。”
沈国栋谨慎地说道:“目前招了有四十多个人,有的自己带车,有的是咱们的车。”
“用咱们的车,我都是请街道给出了个使用手续,盖的也是街道的章。”
“自己带车的,有自行车,也有三轮车,现在都在大仓库那边管理和收货。”
“嗯,人可以慢慢收。”
李学武喝着茶,说道:“四九城这么大,你养一百人都不够,可还是那句话,人品重要,管理更重要。”
“队伍大了,你也可以发现好苗子,慢慢培养,慢慢相看,路遥知马力嘛。”
他想了想,点了沈国栋提点道:“我们厂跟京城火车站合作,搞了个货物配送站你知道吧?”
“知道,我经常去那边接货。”
沈国栋在本子上做着记录,嘴里快速地回答道:“那边我熟着呢。”
“你琢磨琢磨,能不能搞个运输队带货站,毕竟现在有仓库了。”
李学武微微昂着头,边思考边说道:“运输队也属于合作社的范畴,街道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