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你。
这个年代宣传的典型,用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这人不图名不图利,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你看看,这不就崇高了,这不就高尚了。
集体工厂的利润很高,可是要给群众算一笔明白账。
看账本的时候,她们只会看到自己没日没夜地辛苦踩缝纫机赚钱,看不到你背后辛苦的付出。
到时候你拿的多了少了都不合适,总有人会在心里说闲话。
这不是管理问题,也不是她们坏,而是人心,是制度问题。
为什么开放后,港商来投资办厂,就没有人再纠结老板凭什么赚的多了,因为工人们知道,工厂是老板的。
但现在不是,你搞合作社,工人们都知道,工厂是集体的,是大家的。
真要想拿工资,那就把一部分利润交给街道,再由街道来发放工资。
这样工人就不会再说什么了,可你做这件事是为了什么呀?
为了一个月三四十块钱?
四五个工厂的工资都给你,累死你也就赚个两百块钱。
你赚两百块,多少人在你后面戳你的脊梁骨。
你说没有我这些工厂建不起来,可人家要说这是组织的光辉,是集体的力量。
这年月可不讲究个人主义,李学武都不敢说有什么功劳呢。
所以,李学武从沈国栋回来讲王主任找了他的那个时候起,就在考虑这件事了。
给街道办事,必须白帮忙,不仅仅要贡献渠道,还得认真办好。
别说什么奉献,王主任给回收站撑腰的时候人家可没说奉献。
再一个,沈国栋有了组织身份,以后再搞回收站的业务,就更保险和方便了。
身上有着五六个小集体、小工厂厂长或者主任的身份,谁敢跟他较劲。
一分钱不拿,光为街道群众服务,为街道解决实际困难,你欺负他?
王主任第一个不答应,交道口的群众第二个要不答应。
再一个,沈国栋可以不拿这些小工厂和小集体的工资,又不是不能管理这些工厂的业务和财务。
不拿工资更方便管理了,以后给街道办什么善事,搞为人民服务的项目,都不用自己出钱,名声都是循环的。
所以,怎么选?
“这还用选?”
沈国栋只沉默了片刻工夫,便认真地看着李学武回答道:“二哥你放心,这件事我绝对能办妥当了。”
“不图利的事,比图利的事更好办!”
“嗯,好好做事吧,你要比彪子有出息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