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何?”
“你我两人再比试一番。”6匡高声道。
“呵呵,见我出风头,想必不爽了。”江耘心中暗笑。
薛大家望向江耘,问道:“江公子意下如何?”
江耘犹豫了,本来大不了不要那画,风风光光的走人。现在可好,那6匡气势汹汹,势在必夺,自己的斤两自己又很清楚。命题作文也就罢了,临场挥起来怕是要露馅啊。
瘦竹先生见江耘默然不语,打气道:“小兄弟,还记得刚才你赠我的那句话吗?”
江耘乐了,这老头,太可爱了。好。舍命陪君子,便点头道:“恭敬不如从命。”
场中顿时又热闹起来。在他们大多数人看来。此番比试,事关杭州士人的声誉,绝不可输给这个来路不明的外乡人。
“6某有一个提议,请姜姑娘出题,三局两胜,可好?”6匡说道。
“无所谓。不过诗词之类,我却是倦了。”江耘淡淡道。
这番话,若是换其他人来说,未免显得托大,偏偏江耘刚才已作了二三,这话经他出口,却俨然是大家风范。
“6某并无异议。”6匡也不含糊,傲然道。
姜清清见重担落在自己身上,不禁犹豫起来,在薛大家与祥伯的鼓励下,终于答应下来。
姜清清翩翩起身,肃立台前,看着场中二人,清声说道:“小女子却不恭,便托大一回,做回主考官,考教两位才子一番。今日之所,若是使些拳脚,怕是于景不合,便以才学比之,三题两胜。”
一番话娓娓道来,生动风趣,连江耘都笑了。
姜清清略略沉吟一番。说道:“这第一题便是,前人作易经,天有阴阳,地有柔刚,人有仁义,易卦之六位乃成,用于察之往来,窥测天机。小女子却有疑,若事事以卦论之,人之所为岂非徒劳?”
江耘心中暗暗惊奇:“果然看不出来,以她的身份,居然能问出如此深奥又富有哲理的问题来。”
正当江耘思索之际,6匡已先他一步说道:“姜小姐问得妙极。在下以为,易经之论,实乃精奇之谈。天有阳,地有刚,而人之义生,故圣人治于四方,天下之大道由此而来。趋势之所向,潮流之所往,故此斗转星移,朝代更迭,终是前进之方向。然战乱纷争。民众苦难,分分合合之际,亦无可避免,此天之阴也。大地万物,过则而易折,故大河绕之,湖泊润之,此地之柔也。虽有圣人之义,亦难掩天下万母妇人之仁。由此可知,阴阳乃调和,刚柔遂并济。而仁义得以两全。卦者之说,乃是天阳地刚,只是人生之大方向,事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