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自松了。此法若是可行,便可推广。老汉,本官保你今后不再吃官司。”
众人哈哈大笑,纷纷开着玩笑。见江耘没甚架子,懂的又多,今日又是大开眼界,不由从心底里看好这位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知县。
五日之后,从甲老汉那里传来了好消息,那牛儿伤好之后,那于它鼻子之上的铁条并无不适,全身这中最柔软最薄弱的地方被人攥在手里,果然安分了许多。其他人得了消息,纷纷有学有样,趁着秋耕之前将自家的牛儿都穿了牛鼻。一时之间,铁匠铺订做细铁条的生意好得不得了,连带着从浏阳贩出的耕牛的价格也上涨不少。
断案之时乙老汉给江耘不少启,兴办实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现今的浏阳。采花、酿酒、侗养耕牛都可以让农民们增收,商贸区即将投产的造纸作坊和湘绣坊还能增加不少工作岗位,这一切都按着他当初设想的轨道顺利地前行。理想中的浏阳新农村建设已初见规模了。
崇宁三年的端午之日,京城水运码头,由大宋天下组织的浏阳采风团即将出。李清照之前四处游说,多方公关,终于做通了工作,得以成行。
此刻的她。正一身男子打扮,青衣纸扇,站在客船的甲板之上,迎着江风,踌躇满志。大半年前,送别了他,便如游龙如海,悠然自行地呆在那个,穷乡僻壤,做他的圣贤事。便有书信。也只是只言片语,全然是应付的模样。后园之中的怀抱,尚有余馨在肩,他却已为人夫,远在千里之外。想起昨晚自己母亲的嘱托,心中不由一热。
“若是知道自己要什么。便不要管其他的事情。只需要知道自己会失去什么。”
“是啊,母亲这话真是说到我心里去了。当初她自己,便是这么勇敢,作为当朝宰相王睦的长女,冲破世俗眼光,下嫁还没当什么大官的父亲,在当时也是引起了一番轰动。可是如今轮到她自己,却是难度更大,更有挑战性。想到此节,李清照不由郁闷非常。
作为此次采风团的带队人,李才女正在清点着人数。
正忙着团团转,码头之上却传来了招呼声。
高俅仍是嘻皮笑脸的老样子,低声道:“李主编免礼,随意些。”
正主儿赵估从身后闪了出来,笑呵呵道:“李主编辛苦。我这里还有两个人,你一并带去。”
在他的身后站着两个人。也是一身男装,却明显地看出不同来。左那人英武挺拔,见面虽少。却是熟人,禁军的护卫单一飞。右那人虽是男子打扮,却能看出是女子所扮,眉宇之间颇为熟悉。啊呀,不是别人,正是当今皇妹徐国长郡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