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耘找了最信任的老张师爷与王烨他们参详一下自己的考题,却让他们看得大跌眼镜。
如果你在路上捡到一贯钱,正好你急需一件体面的棉袍。但这笔钱又不够,如果是买一件普通的棉衣,又多出几百文,你会如何做?
答案一,自己添些钱,买体面的棉袍;答案二,买普通的棉衣;答案三。什么都不买,先存起来。
“君子拾金不昧。此题不妥。”王烨道。
江耘笑道:“问题是这里没有失主,选三的人,或者是君子,却审题不清,思想僵化。不是我所需要的人。”
老张师爷插言道:“老朽心里也是选三的。”
江耘大笑,拍拍老张师爷的肩膀道:“张大人莫要自寻烦恼,你这一老,可是我江耘的宝。现今我所需之人,是办事的人才。才干为重,选二之人,缺乏主见。不用也罢。”
“如此,太过轻率了吧?”王烨反对道。
“此非唯一标准。下面还有十多道题,分别能就改革意识,压力承受能力,品德修养、人际沟通以及协调能力作出判断。当然,这些题我会放在最后,前面尚有两部分,分别是时政与案例分析。两位,我这个不是选教书先生。选圣贤,你们不要这样看我好不好?”
老张师爷与王眸对视一眼,同时说道:“荒唐。”
江耘最后陈述道:“如果人数足够多,我会选出十数人。让他们自由表意见,就上任之后的施政与决心作一个。讲演,以分优劣。两位到时也可做个考官。”
王烨却摇头道:“我不做考安,我也要应试。”
江耘笑道:“王兄欲出仕了吗?离秋季大试尚早,上京还来得
王烨笑道:“我可不趟这浑水,便在此处,在你江大人个。闲职。到也快活。”
江耘大笑。两人在此事上拗不过江耘,只得随了他的意思。
事毕,江耘拍拍手道:“好了,本官司视察去也,两位随我走一遭么?”
老张师爷和王烨急忙告辞。江耘自不坐轿后,脚力大涨,每日必去商贸区逛逛不可。对于江耘的充沛精力,两人自感吃不消,借机遁走。
江耘这一路走的极熟。眼见着浏阳世面日渐繁荣,心中欣喜之意日甚。进了商贸区,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耕牛集市人声鼎沸,还价声此起彼伏。自穿牛鼻之法在浏阳推广以后,浏阳的耕牛价格涨了一成,却仍大受欢迎。大宋的北方,受环境与气候的影响,耕牛缺乏,多以南方交易,江准两的是主要的交易地,自潭州行耕牛补贴条例以来,牛户饲养耕牛积极性大大提高,又兼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