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了境内的那条通往浏水码头的道路之后,将自己纳入了那条黄金水道之后也顺利的搭上了顺风车。在考察了浏阳的商贸特区后信心大涨,准备依样画葫芦,也在湘县境内,倒水码头的对岸也弄了个。商贸特区出来。出乎他意料的是,刚刚放出风声后不久。就有商家前来咨询土地价格了。而且是浏阳的商家。猛然间开窍的粱知县不禁打起了小算盘,看来,只要跟着江耘的步伐走,有样学样,自己连续几年漕运钱粮倒数第一的帽子该摘掉了吧。虽说一年一度的磨勘(政绩考核)无过便是功。但有功总比无过好。若是我摘了这倒数第一的帽子,只怕要轮到澄县的郭知县了吧。
若说在座之人心情最复杂的便要数这位澄县的郭知县了。自江耘一上任起,习惯了按部就班的郭知县就烦他江耘上窜下跳的折腾个不停,每每将他们逼到被动的地步。从青苗法到耕牛税,好事全被他折腾成坏事了。偏偏杨知府又对他颇有偏护。先时四位知县倒也和他同一阵线,无奈这小子上下钻营,投机取巧,尽出些上不了台面的鬼点子,还拉拢了周边的两个知县,除了潭县的潘知县算尚持重,如今便只剩下他一个孤家寡人。
他江耘给了你们一点小甜头。你们就不知轻重了。等以后风向变了,有你们好受的。但现在摆在自己眼前的,却是一个大难题。眼见着他们几位风声水起。不行,不能任由你这么胡闹下去。想到此处,郭知县理了理思路。清声道:“江大人。下官有疑,不知能否解
江耘瞧他面色,知道不会有好言语,无奈今日作了东道,不好太过,便正色道:“郭大人请讲,下官知无不言。”
“自古尊卑有别,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听闻江大人在县境内收取轿牌税,价高者为尊。一顶轿子可横行于县内,滋长俗商之恶习,欺压贫穷百姓,坏了纲常。”郭知县阴森道。一上来就是上纲上线。
江耘虽然心中志怒,却没被慨匕了心神,平静道:“郭知县此言太过,此与尊卑之礼无碍,亦说不得是横行。若不坐轿,便无需让
江耘取巧的话惹得杨时哈哈大笑,叱道:“江夫人休要狡辩,老夫对此也颇有微辞。今晚你却要说出个道理来。”
江耘知道终究打不过马虎眼,便解释道:“杨大人容禀,自古无万全之法。收此轿牌税也是为了充盈库府,不得已而为之,可谓取富济贫之策,仅浏阳一县,便收取了轿牌税近三百贯。杨大人,若放之于潭州府,只怕不下千贯!”
杨时没上他这个套,笑道:“莫要来蒋我。且说如何济贫?”
江耘打起精神。继续阐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