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重要文献《清稗类钞》记载:“德宗被幽瀛台,每膳虽有馔数十品,离座稍远者半已臭腐,盖连日呈进,饰观而已,无所易也。余亦干冷,不可口,故每食不饱。偶欲令御膳房易一品,御膳房必奏明孝钦,孝钦辄以俭德责之,竟不敢言。”
我们常常以珍馐美馔、山珍海味等词汇来形容皇帝的餐桌,没想到,光绪帝面前还摆着变质的菜品。堂堂大清帝国的皇帝,竟然还吃不饱,真是咄咄怪事!一个小地主家也不至于如此吧?
这不算最糟糕的,他还有上顿不接下顿的时候。《庚子国变记》记载:“上居瀛台,饮食不时通,采槿而食。”送饭不及时,他饿到采食木槿,整个一街头饥民的形象。皇帝做到这份上,也是凄惨。
“呵呵,说起这个光绪皇帝,还真让人唏嘘。想当初,他别说是吃山珍海味了,连饭都吃不饱,过得比咱们普通老百姓还不如。哎!话说都这点儿了,我请你们几个吃顿好的怎么样?”刘之野回顾起一甲子前的这段历史时,内心感慨万千道。
刘之若听闻后拍手笑道:“好啊!好啊!那你想请我们吃什么呀?”一听吃喝,她就格外兴奋,当即第一个开口表示赞同。
刘之野道:“让我想想啊,这附近有啥好吃的地方呢?”
他灵机一动,突然说道:“嗯,有了!咱们去吃烤肉怎么样?”他微笑着看着她们,目光里充满了期待和亲切。
甘凝笑着询问贺红梅:“红梅,咱们去吃点烤肉怎么样?”
贺红梅爽快地回答:“嫂子,你们想吃什么就点,我吃什么都行,我不挑食的。”
刘之野见状,便提议道:“那好,我带你们去一家有名的烤肉馆子,听说过烤肉宛吗?”
刘之泰也附和道:“是啊,京城谁不知道呢,我们就是没去吃过而已,嘿嘿!”
“那咱们走着,烤肉宛搁这也不远。”
于是,他们一行人西南行,来到宣武门内大街安儿胡同西口,的“烤肉宛”饭庄。
在京城众多的烤肉餐馆中,字号最老的当属烤肉宛。这家餐馆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堪称历史悠久。
烤肉宛最初是由一名姓宛的回民在宣武门一带推车卖牛羊肉。他的第二代在车上安置了烤肉炙子,开始卖起了烤牛肉。
到了第三代,他们才购置了铺面,从此坐店经营,专营烤牛肉和牛、羊肉包子。
这家餐馆的烤肉技艺十分精湛,选用上等牛肉,经过特殊腌制,再放在特制的烤肉炙子上烤制,口感鲜美,香气四溢。
早年京城的南宛北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