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有人将赵玉刚、赵兴业一群人引入衙门高堂。
一到正堂,武隆元就发现了自带非凡气质的赵玉刚。
尤其是发现福安候府侍卫队总旗赵兴业似乎很尊敬眼前老人,处处观察老人的神色变化,事事以老人为尊的时候,武隆元就更明白了眼前老人的不凡。
老人,武隆元不认识。
但,福安候府侍卫队总旗赵兴业,武隆元岂会不认识?
毕竟,赵兴业的这个总旗的官方品秩是正八品,比武隆元这个县令的品级低不少多少。
而且,赵兴业背靠福安侯府。
平时,两人多有接触。
眼角转动间,武隆元还发现了高堂门外的围观百姓中,还有好些熟悉的身影。
有城内的知名武者,有大势力的中高层,还有李家家主和府衙知府付大人家的老管家…
这个场面太大了!
“麻烦了!
就是不知道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武隆元心中暗自思量。
这一刻,武隆元突然有点后悔之前为了清流之名,不经营势力,故意和城内各大势力保持距离的决定。
若不然,现在武隆元也不会成为瞎子聋子,完全没有情报,搞不清楚状况。
然而,虽然心中明白领头老人的不凡,今天事情不简单,但该走的流程武隆元还是要走的。
严格按照流程来,总不会犯大错吧!
这是武隆元心里的想法。
“何人在堂前喧哗?
所为何事?”
武隆元一拍堂上惊堂木。
“古稀老人赵玉刚,状告徐州城卫指挥使黄俊,听从小人唆使,暗杀本人外孙。
恳请县尊明察!”
赵玉刚轻摆衣袖,略微一拱手,说道。
同时示意赵兴业将黄俊压到堂上。
随着赵兴业将黄俊压到堂上跪下,并扒拉开额前的头发,武隆元这才发现,刚刚一直被福安候府侍卫队扣押着的披头散发的好似流浪汉的壮实男子,居然正是徐州府从五品大员,驻军卫指挥使-黄俊。
按照大明律例,一府之地文官的最高长官为知府,其下就是分管具体事务的通判、同知等。
依当地情况,通判、同知可以有一位,也可以有多位。
武官,看情况,驻军最高指挥者有可能与知府同级,也有可能比知府低半级。
具体就徐州府的情况来说,除了福安侯这个封侯外。
在朝廷中品级最高的是知府,正五品。
其下,是同知兼巡捕厅总捕头,从五品。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