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和传话,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的。
在救助受灾百姓方面,哪怕朱承武是宗师,但比之徐州城内各大势力齐心协力后的合力,也是相差甚远。
事实也确如朱承武所想!
随着朱承武一直在徐州城内各处受灾之地现身。
跟在朱承武身后的武者百姓是越来越多。
他们开始跟着朱承武做着一些力所能及的救助百姓的事。
每每看到身后跟着的人多了,朱承武就会开始分流。
选出一个衙门中人或世家之人领头,再点出几个百姓配合,将那个现场救助的事情丢给他们,让他们完成救援任务后,去福安侯府向他朱承武亲自禀报结果,并将消耗的银钱报账。
有着前世见识和今生经历,朱承武知道有些时候,一件事情安排下去了,必须要跟踪。
不然说不定下面的人就会打折扣的执行,或者干脆不执行。
这不是朱承武不相信下面的人,而是人本就有此劣根性。
至于让他们办完事后直接向朱承武禀报。
只有亲自听取回禀才能显示出朱承武的重视,才能让他们办事更加尽心尽力。
这些跟在朱承武身后,一起救助受灾百姓的武者百姓,他们如此做,不能说全部,但起码大部分,都是为了在朱承武面前挣表现。
只让他们干活,却不给他们在朱承武面前表现能力的机会,朱承武还没有那么卸磨杀驴。
朱承武怎能心里如明镜似的,却装作不明白呢!
那样可是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的!
至于说世家大族子弟不缺这点救助受灾百姓的银钱,不用福安侯府报账的问题。
对提出“不用福安侯府报账”请求的那个世家子弟,朱承武是展开了严厉批评的。
无论他是出于挣更多表现的私心,还是出于单纯的好心,他的发言都显得太过稚嫩了。
他可能是不缺少银钱,不在乎救助受灾百姓的这点银钱。
但其他人呢?
比如最开始出现在朱承武面前,被朱承武安排去帮瞎眼妇人母子选坟办丧事的那个普通衙役。
以一介县衙普通衙役的薪资收入,就算再加上一些外水。
办一次丧事,也足以让他的存款十去其八九。
让他们为他们的好心和讨好买如此大单。
有几个人不会心怀怨怼?
做人做事,不能只考虑自己,还要考虑他人!
整整一天一夜,朱承武终于将徐州城内的所有受灾之地都走了一遍。
朱承武看到了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