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墙垛有三分之一被砸缺。
此时,托克托下令步兵攻城。10名号手吹响了号角。这是预示一场大灾难的声音,它回响在徐州上空。
在短弓手的掩护下,元军步兵纷纷爬着云梯登上城头。侥幸存活的起义兵和元军展开近战。起义军的预备队也冲上了城头,奋勇杀敌。
因为城头防御已经失控,爬上西墙的元兵越来越多,沿着城头纷纷杀向南面和北面,双方激战到中午,西门被元军控制、打开。大量蒙古铁骑蜂拥而入,冲进城内,见人就砍,妇孺百姓皆不放过。
托克托事先下了“屠城”之令,徐州眨眼之间变成大型屠宰场。
李二、赵均用和彭早住见大势已去,只好打开南门撤离。他们沿桃山集、曹村、夹沟、符离集撤到南面的宿州。
在托克托的命令下,作为预备队的贾鲁黄军尾随追击,杀死了不少起义兵。李二突围后,带领一支队伍转战到武昌,投奔了“天完国”徐寿辉。赵均用和彭早住突围后,分别率领剩余的一万余人和八千来人经固镇县、蚌埠市奔到濠州。
赵均用率部是从西门进的城,听说放他进城的是俞、鲁、潘三帅的部队,首先拜见了他们,表示感谢。接着通过他们认识了孙德崖。赵均用遇事不大有主见,和孙德崖认识后,见他待人豪爽,便生钦佩之意。两人来往较多,赵均用对孙德崖说的话渐渐深信不疑,自然成了孙系一伙。
彭早住带队是从南门进的城,听说守城看门的是郭子兴的部队,首先拜见了郭元帅,表达了感谢。彭帅虽然长得牛高马大,膂力过人,像个武夫,但是受过儒家文化熏陶,信奉礼、义、仁、智、信,平时说话文质彬彬。和郭子兴一见如故,交谈甚欢。
交往一段时间后,郭子兴发现彭帅性格沉稳,不骄不躁,善于倾听他人意见,钦佩之心油然而生。两人自然来往频繁。
彭帅不仅年长、有文化、也很有主见,七帅开会议事时,他多次权谋专断,赵均用则唯唯诺诺,郭子兴是自然附和,其他四帅也就没有什么异议。
七个元帅挤在一座城过了一段日子,相安无事。到了这年冬天,出了一件大事。
孙德崖唯恐天下不乱,了解了赵均用后,他时不时直接或间接朝赵帅的耳朵煽风点火。
有时说:郭子兴很佩服彭元帅,不喜欢他。有时说:别看你赵帅兵马多,在郭子兴的眼里,只有一个彭元帅,还有半个孙元帅,唯独没有赵元帅。
后来又说:郭子兴对他手下人讲,赵帅虽有数万兵马,却有勇无谋,不听彭帅的意见,连个徐州都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