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百姓们不知道,议论得有鼻子有眼。
即使这事是真的,楚王也只会觉得是太子党在煽风点火,因此朝廷上下无人敢上奏,怕被楚王打为太子党,加以暗害,毕竟上次得罪楚王的官员现在九族的坟头已经长草了。
非是李骜头铁,非要趟这趟浑水,是王焕让他代为呈递奏章,他没有打开看过,谁知竟是以李骜的名义上书,参奏楚王久不就藩,失德于苍天,失心于民众,致使冀州天怒人怨,匪乱横生,末尾又点了一句,应使楚王及早就藩,治理一方,平息匪祸。
皇帝龙颜大怒,奏折被打回李骜那里,他才知道原是王焕算计了他。
他压抑着怒火找到王焕,王焕却笑着对他说:“太子和楚王如今平分秋色,咱们爷俩应该两边押宝,这样谁登上大宝,咱们都屹立不倒。”
所以这就是不告诉自己,就替自己做了决定的原因?李骜心里压抑极了,却明白还不是撕破脸的时候,他看着背过去玩笼中鸟的王焕,只怕王焕玩火自焚,太子和楚王谁登基都不会放过他俩。
至此,朝廷上下都认定了李骜是太子党。
和楚王解释,人家觉得他虚伪;和太子解释,人家会觉得他矫情,会觉得他的忠诚掺着水,太子党的名头,他只能咬着牙认下来了。
上书之后,太子视他为心腹,楚王视他为心腹大患。
而这条路他只能走到黑,很快又在太子的授意下再次上书让楚王就藩,皇上看了折子留中不发,就在各方势力僵持的时候,冀州发生了兵变,有谋反的倾向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谋反。
一时间,朝堂上舆论哗然,多数人都站在李骜这边,开始上书让楚王就藩,并且让他带兵去平定叛乱。
皇子带病出征,大周朝自古有之。
但楚王的武功只会打打马球,文治也不过是读些诗词歌赋,不至于做个睁眼瞎。听说朝堂上的人被李骜扇呼得纷纷上书让他带兵出征,他心里恨死李骜和太子了,整日待在寝宫里闭门不出。
贵妃见儿子如此废物,不得不替他筹谋,和他在皇帝面前演了一出双簧戏。
楚王一改往日又嚣张又懦弱的模样,他跪在皇帝面前请命出征冀州平息匪乱,贵妃在皇帝身边哭得梨花带雨,把养楚王的从小到大的趣事儿说了一遍,又说从小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