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作为毕家西宾,负责接待、陪侍事务。”
“因王士禛都喜好谈文论诗,于是蒲松龄拿出诗文稿请王士禛批评指正,王士禛给予简单的评语。”
“后毕际有谈到蒲松龄正在撰写《聊斋志异》,王士禛早有耳闻,便借来稿本阅读,并产生兴趣。”
“当年夏天,王士禛派人送给蒲松龄两封书信,向其借阅《聊斋志异》稿本及馈赠礼品香茶,蒲松龄十分高兴。”
“王士禛收到《聊斋志异》稿本通读后,除对一些篇章加了评语外,还题了一首诗。”
“蒲松龄读后,依韵和诗一首,诉说其苦衷。”
“此后两人经常有书信往来,成为文字之交。”
“之后,蒲松龄先后参加两次乡试。”
“皆因粗心导致试卷不合规定,而被取消录取资格。”
“这令蒲松龄十分气愤,创作出一系列嘲讽科场考官的故事。”
曾国藩: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聊斋志异》中有数百篇鬼怪故事,主要有四类。
一是,揭露贪官污吏对百姓的压迫。
有不少故事揭露了官吏贪赃枉法的腐败行径,而且也表达了百姓对贪官污吏的憎恨。
二是,猛烈抨击科举制度的弊端。
很多故事或揭露主考官表里不一的伪善本质,或讽刺主考官优劣不分的荒唐行为,或批判科举制对万千学子的毒害。
三是,歌颂爱情与婚姻的自由。
如《连城》写史孝廉的女儿连城征诗择婿,选中了才华出众的乔生。
但史孝廉嫌乔生家贫,要把女儿嫁给盐商之子王化成。
连城忧思成疾,需用人胸脯肉做药引。
王化成不肯献,乔生割肉以献。
后连城死去,乔生也随之而死。
二人在阴间相会,结为夫妻。
后复活,几经波折,终成眷属。
四是,揭示生活哲理。
如《画皮》描写王生因贪恋美色,将一位陌生女子留宿家中。
一日,王生在集市上碰到一位道士。
道士告知王生妖气缠身,定是遇到什么异常的人或事情,但此时的王生不以为然。
此后,王生虽然发现了那位美丽的女子是厉鬼所变,有所防范,但仍被厉鬼吃了他的心。
在道士的帮助下,厉鬼终于被杀死,王生复活。
《聊斋志异》中大多数作品都以狐、鬼、、木、神等异类为题材,蒲松龄以丰富的幻想把这些幽冥世界的非现实事物,写到现实生活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