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了广东国民政府的注意。”
“既然气氛已经烘托到位了,两广统一问题,便提上了日程。”
白崇禧:口气倒是挺大,我还以为有多厉害,结果不堪一击。
他早就对唐继尧此人感到厌恶,自然不可能答应对方的借道要求。
旧桂系因为不支持革命,已经被他彻底推翻了。
而唐继尧虽然是国民非常会议选举的元帅,地位仅在大元帅孙中山之下。
但唐继尧一直拒绝和孙中山合作,不愿意和革命势力走近,也从来没有担任过选举出来的元帅。
对于唐继尧的阳奉阴违,他一向都是看不起的。
现在孙中山去世了,唐继尧跳出来摘桃子,想要担任广东国民政府的大元帅。
如此厚颜无耻之举,他唯有对唐继尧深深的鄙视,自然不会惯着此人。
“1926年1月,白崇禧前往广州传达了李宗仁的意思。”
“吾省将军队依照广东编制,政治能接受中央策略,财政交中央支配,则一切问题当能与中央合辙,由中央统同筹划,互相调剂。”
“3月上旬,经过双方讨论和妥协,广西在政治上接受国民政府领导,财政受国民政府监督,党务方面自理。”
“桂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任军长,白崇禧任参谋长,全军三万余人。”
“国民政府公布两广统一方案五天后,广州发生中山舰事件。”
“受事件影响,汪精卫被迫辞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一职,出走法国。”
“而与汪精卫平起平坐的胡汉民,早在半年前就因为廖仲恺遇刺案也被派去苏联考察了。”
“随着两位大佬纷纷靠边站,原本只是一介武夫的蒋介石在苏联的支持下,成为了国民革命军的领导者。”
“苏联之所以要支持蒋介石,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是当时的国民党将领中,蒋介石的思想算是比较先进的,至少他不如国民党右派那样反对联共联苏。”
“二是苏联早先寄予厚望的两个北方盟友郭松龄和冯玉祥,这时候一个完犊子了,另一个的日子也不好过。”
“苏联的原计划是南北对进,让国民党打南方的直系军阀,冯玉祥、郭松龄对付北方的奉系。”
“但现在南北同步的计谋已经没有可能成功了,苏联只好退而求其次,全力支持国民政府北伐。”
“而北伐的首选军事负责人必然就是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同时还是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
“于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