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后,鲁肃借奔丧为由离开江东,返回徐州故地。
要不是后来周瑜及时拦截,东吴就要失去鲁肃这员大将了。
“刘晔是鲁肃的好友,写信给鲁肃,信中说道。”
“当今天下豪杰蜂起,凭你鲁肃的资质才干,尤其适宜于当今社会形势。”
“你还是赶快回去接走老母亲,不可滞留东城。”
“现今郑宝这个人,在巢湖拥有一万多兵众,占据富饶的地区。”
“庐江郡许多人都前往依附郑宝,何况我们这些人。”
“看郑宝的趋势,还会广聚更多的人,机不可失,你应该去那儿。”
“鲁肃同意了刘晔的意见,安葬完祖母,返回曲阿。”
“当即整顿行装,欲投奔郑宝。”
“正巧周瑜已经把鲁肃的母亲接到了吴郡,鲁肃去见他,把刘晔的建议和自己的打算都对周瑜说了。”
“这时候周瑜正在搜罗人才,于是反对鲁肃的北行计划。”
“建安五年,孙策被杀,其弟孙权控制了东吴政权。”
“这时,在孙权的新政权中,周瑜掌管着军国大权。”
“孙策死后,江东形势一度相当混乱,只是靠着周瑜等人的全力支撑才逐渐稳住局面。”
“正在为孙权搜罗人材的周瑜,当然不能把鲁肃放走。”
“周瑜引用东汉大将的话告诫鲁肃,对于不了解的人不要轻易投奔。”
“周瑜向鲁肃介绍说,孙权是个很有作为的领袖人物,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注意吸收容纳各方面的人材。”
“追随孙权,将来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鲁肃并不愿意离开江东,听到周瑜的劝告,也就放弃了北行投奔郑宝的念头。”
孙权:多亏了周郎巧施妙计留下鲁肃,要不然也不会有我的宏图大业。
好在周瑜提早将鲁肃家人悄悄接回柴桑,诱使鲁肃不得不返回江东。
等鲁肃再次回到东吴时,他这才在宴会上一眼相中鲁肃。
而鲁肃的人生,也急速转折,从兄长时期可有可无的幕僚,到被他委以重任的谋士。
鲁肃的地位变化,一目了然。
当然了,他之所以重用鲁肃,也是被鲁肃的战略所打动。
天下动荡,群雄并起,混战不止。
曹操除掉吕布、袁绍,称雄北方。
而在淮水以南,由多个割据势力占据。
在说到天下局势时,鲁肃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其中的关键。
对于鲁肃当时所说的豪言壮语,他直到现在还记忆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