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挥笔书屋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293章 北宋神人沈括

第293章 北宋神人沈括

“沈括反驳他说军队的强大来自正义,衰弱来自理屈。”“现在契丹抛弃你们以前皇帝的信誉,用暴力对待百姓,这样对我们反而不是什么坏事。”

“会谈一共进行六次,契丹也没占到便宜。”

“沈括回国,沿途画下山川地貌,记录风俗人情,修撰成《使契丹图抄》一书献给朝廷。”

朱棣:乌台诗案以后,沈括的仕途彻底断绝了,只能说是咎由自取,一报还一报。

尽管沈括因为科学方面的成就被后世人敬仰,但他依旧看不起此等无耻小人。

王安石实行新法,沈括是其坚定的变法派。

于是沈括得到王安石的器重,并担任朝廷派出巡察新法执行成果的钦差大臣。

沈括在到处考察后,给王安石和皇上的汇报只是报喜不报忧,一派歌舞升平。

苏轼与王安石这位改革宰相观点却不一致,和沈括所汇报的也不一样。

在王安石推行新政如火如荼时期,苏轼历数新政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敢于直谏,敢讲真话的苏轼,与变法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争辩。

自然遭到外放的命运,被下放到杭州担任通判。

虽然苏轼被外放,但是在最高统治阶层心中的地位还是不低的。

所以沈括被宋神宗派到杭州监督变法事宜的时候,还特地嘱咐沈括要格外关照苏轼。

沈括到杭州见到苏轼后,嘘寒一番,回忆往事,临走时向苏轼索要新作。

沉浸在昔日旧友相逢中的苏轼,向来性情耿直,没有多想,就把当时许多诗词近作等手书一份给沈括。

其中就有引发文字狱大案的《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其中有一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

沈括拿着苏轼的礼物回到京城后,始终想把苏轼往死里整的御史找到沈括索要苏轼的礼物。

但御史的文字敏感度并不高,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他们想要的东西来。

本来就凭御史的政治素养,加上宋神宗的欣赏,苏轼也就没什么大事。

但沈括忽然意识到还有人要搞苏轼,于是自告奋勇琢磨苏轼的那首诗。

皇天不负有心人,沈括真就琢磨出来了。

按照沈括所说的,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蜇龙知,这两句诗是在隐刺皇帝。

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哪里有这样的臣子。

沈括这一搞,御史跳了出来,把苏轼的《杭州纪事诗》曲解得神鬼共怒。

比如诗句“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