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腰斩。
邦吉集团董事长魏泽博(weisser)已经下达了最后通牒,再没有好转,他的任期也就到头了。
杜森思考了半响。
加工厂不能再扩张了。
要学习adm,在国内几乎很少见到adm的身影,却又仿佛无处不在。
而在销售环节,邦吉更精于b2b业务。
他决定专注于此,把注意力集中在油料、饲料加工企业等大客户身上。
希望能稳住吧!
…
嘉吉、路易达孚也同样关注着这个异军突起的对手。
琢磨着应对办法。
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嘉禾的大豆来源,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闭环,掌控力还有缺陷。
从公开的数据来看,嘉禾和九三合作有30万亩有机大豆,西北自有100万亩。
加上一些订单种植,稳定货源在两三百万吨。
好像还有机会?
但tmd华夏大豆和玉米大幅增产呀!
玉米过剩,大豆自给率达到了60%,
这对在大豆玉米贸易和饲料加工上有重要份额的国际粮商都不是好消息。
一旦贸易环节的影响力被削弱,整个产业链体系就崩塌了。
除非再来次低价倾销,但北美的产量已经崩了……
难道也要学习国粮和丰益。
加入粮食产区的绞肉场?
算了吧。
那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风险太高,收益太低。
别看国粮和丰益在东北较劲得厉害,甚至有人宣传丰益要垄断东北非转基因大豆。
但随着增产,亩均成本变低,这已经变得更加不现实。
黑省是水稻和大豆的主产区,但有四分之一都是在农垦系统内,尤其是大豆。
而农垦系统的水稻和大豆,都是自己生产自己加工,九三粮油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加工国产大豆已经有利润了。
丰益和国粮获得粮源的压力很大,必须投入巨资建设物流设施,从各地收集原粮,才能保证原粮供应。
另外,水稻加工必须综合利用,除了生产出大米,还必须通过提炼米糠油、使用稻壳发电等来增加赢利点,而这些深加工设施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郭广丰有华侨的身份,四大粮商可没有,有些风险没必要去冒。
对于嘉禾粮油的扩张,同行们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
京城,郭阳和高德在微光的屋顶农场欣赏夕阳。晴空万里,番茄和白菜苗已露了头,远处街道上毛白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