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也只有各省的三北防护林才会种文冠果吧!
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低效林很多,经济效益根本不足以支撑一个大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这还是企业投资行为。
不看好产业未来的人占了绝大多数。
事实也确实如此,当整体的规划报上中枢后,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在京城的一处会议厅里。
以京城林业大学高民教授为代表的反派表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文冠果的产量问题解决了吗?千一果可不是说说而已!”
华夏农大的也很认同这一点,“现目前,各地的文冠果和麻风树一样,都处于比较低效的状态,原料供应确实是很大的瓶颈。”
然而,不管有再多的问题,嘉禾和省里都始终站在同一条线上。
态度坚决。
信心十足。
当质疑声越来越多时,当领导问出为什么省里会选择毕其功于一役时,省里的领导掷地有声。
“地形复杂,多山少水,生态环境脆弱,陇省没有支柱产业。”
“经济主要依赖农业、矿产和旅游业,但这些产业附加值低,难以带动整体发展。”
“历史上,我们错过了工业化的机会。”
“如今,当又一次和省里完美契合的产业规划出现时,我们没理由不抓住。”
“而且,这不是传统的农业,我们的目标是生物能源!”
“这是一个前途无限的产业!”
“毕其功于一役又何妨!”
领导:“如果失败了呢?”
“现在这十来个地市,辖下重度贫困县多达二三十个,再差也不会比现在差。”
省领导又重复了句:“失败了也不会比现在差。”
随后又谈起了古浪和民勤,聊起了八步沙,说起了青土湖。
各区县一直在和荒漠、戈壁、沙漠、黄土荒山斗争,沙产业也在做,树和草也在种,但产出的都是农产品。
农产品又管得了几个钱呢?
就算种子又值几个钱呢?
只有往更深入的产业进行延伸,才能实现经济突围。
“沙产业是基础,种子是基础,生态治理也是基础,能源才是我们押注的未来。”
面对省里的孤注一掷,面对那十来个地级市的勠力同心,无论是专家组,还是领导都不好再说什么。
但这次的主体是嘉禾。
绝大部分的投资资金也是来自于嘉禾。
领导看向坐在一旁认真写写画画的郭阳,问道:
“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