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直接出一本专著了。”
老太太瞪了一眼自幼就最疼爱的外甥女,没好气的道:“你是最痴迷这幅字,完全没得理智可言,甚至在你眼里,连《思君》都不如《美人浴》。”
他拿出手机,搜了一下近现代书画作品在拍卖会上的成交记录。
“排第三的是黄宾虹,《黄山汤口》,3.45亿……第四是李可染的《万山红遍》,成交价2.93亿。”
“第十,张大千的《秋曦图》,1.955亿元。”
李石觉得,这说明她其实也受到了世俗价值的影响,没办法想,近现代的书画市场,知名画家作品的经济价值,是普遍高于书法家作品的。
这是事实。
她这一问,倒是让李石又想起刚刚自己还在琢磨的事——如果自己的书法作品上拍,能以什么样的价格成交。
老太太瞬间眼神有点呆滞,视线跟随她的行动而移动。
最后这个场景幻化为厚重的两个字——文脉。
李石一一欣赏。
李石笑着道:“那先再谢谢吴老师了,等我的书写好了,便来麻烦您。”
他注意到老太太对自己称呼的变化,从之前的“李先生”变成了“李老师”,也随之变了一下。
他稍微沉思片刻,便笑着对老太太道:“吴老师,谢谢。不过我不打算写论文,准备直接写成专著。”
“您现在还名气不显,如果一般人遇到那幅《美人浴》,说实话,价格应该不会太高,一般的推荐宣传,几十万有可能,能到百万就算是很不错了。”
“京城保利秋拍,吴昌硕1924年作《篆书“宝宋室”》以1069.5万元成交,为低估价的7.1倍,堪称本场的一大黑马……高出估价的七倍,所以估价在一两百万左右。”
李石认真鉴赏着每一个字,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文徵明这幅行书小品,笔意应该是承自王羲之的《圣教序》。
李石看向吴秀林。
说着,她又对李石道:“但如果我在拍卖场遇到了《思君》,那别说一千万,就算是一个亿,我也要尽全力拿下的!在我眼里,像这种真正形神兼备的作品,已经达到传统艺术的巅峰,其艺术价值已经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了。”
李石比较淡定,因为他也是同样认为的,所以很认同老太太对传统艺术作品的评判。
吴媛刚好开完视频会议,她想了想,道:“这个不好说的吧,他是个很讲究灵感的艺术家,灵感来了,很快就能创作出满意的作品,如果没有灵感,他甚至可能不会动笔——当初拍照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