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抗战和反映现实的作品为主要方向,以崇高的艺术品位为追求。在大会上,向长清、刘兆吉被选为负责人,除了“南湖诗社”的老社员,大会上还有王佐良、杨周翰等新社员出席,之后又有何燕晖、于仅、邵森棣、陈登亿、周正仪、李延揆、杨苡等同学加入了进来。
“高原文艺社”的活动方式跟“南湖诗社”一样,出刊仍旧以壁报形式为主,每两星期出刊一次,社员将誊抄好的书稿贴在结实的牛皮纸上,再张贴在昆华农校教室的外墙上,供联大师生们品评观看。
赵瑞蕻几百行的长诗《永嘉籀园之梦》从蒙自海关张贴到了昆华农校,几百行的长诗整整贴了一面墙,让同学们佩服不已。而牟光坦昔日的诗作《古墙》、《野兽》、《我看》、《园》、《出发——三千里步行之一》、《原野上走路——三千里步行之二》等诗艺精湛、情感丰沛的作品也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后来高原文艺社的壁报每次刊出,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凑上去看,大有要把头挤破的架势。
双更达成。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读诗了吧?而且当代诗歌越发成为私域写作,书写小情小爱小确幸,宏大叙事更是成了被极力规避的存在,然而在西南联大的时代,有一群诗人的双眼一直在盯着他们所在的世界,他们怀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一直试图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战争的严肃思考,虽然他们一直在探索诗歌表达的各种可能性,其间也借助了西方诗歌的各种诗歌技巧,但他们诗中的内容从未离开过中国这片土地。
关于《西南采风录》后来的故事:
还请各位多多推荐,多多评论。
鞠躬,感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