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二年(1852年),慈禧奉咸丰谕旨,以“兰贵人”的身份入住紫禁城西六宫的储秀宫,在那里生下了同治。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慈禧等随咸丰逃往热河(今河北承德),驻跸避暑山庄。庄内有烟波致爽殿,殿旁有东西两跨院,分别称为东所、西所,慈安住东所、慈禧住西所,加之在京城时慈安住东六宫的钟粹宫、慈禧住西六宫的储秀宫、长春宫,人们遂私下称为“东太后”、“西太后”,“东宫”、“西宫”及“东边儿”、“西边儿”。同治即位后至光绪十年(1884年)以前,慈禧住紫禁城西六宫的长春宫。光绪十年慈禧五十大寿,又移居储秀宫,耗银六十三万两(加上赏赐臣仆共计一百二十五万两)进行大规模整修,并将同治降生的后殿定名为丽景轩。
储秀宫改造后的四进庭院宽敞幽静,两棵苍劲的古柏耸立其中,殿台基下东西两侧安置一对戏珠铜龙和一对铜梅花鹿。回廊壁上刻满了大臣们恭写的《万寿无疆赋》。正殿装修精巧华丽,正中设地屏宝座,后置五扇紫檀木嵌寿字镜心屏风,上悬“大圆宝镜”匾。东西侧各有花梨木雕竹纹裙板玻璃隔扇,分别将东西次间与明间隔开。东次间、东梢间以花梨木透雕缠枝葡萄纹落地罩相隔;西次间、西梢间以一道花梨木雕万福万寿纹为边框内镶大玻璃的隔扇相隔。西梢间作为暖阁,是居住的寝室。慈禧住储秀宫时,在体和殿用膳,节日在翊坤宫接受妃嫔们朝拜,在翊坤宫为光绪选妃。
长春宫南面设有戏台,与体元殿相连。慈禧常和王公贵妃在此看戏作乐。
西六宫最前面、亦即最南端是养心殿。清代除顺治、康熙两帝住中路乾清宫外,雍正以后历代皇帝均以养心殿后殿为寝宫,在养心殿前殿处理日常政务。同治、光绪时,养心殿前殿东暖阁是慈禧垂帘听政的地方。听政时,小皇帝坐在前面宝座上,两太后坐在后面宝座上,中间挂一块纱帘。
紫禁城宫殿之外,有称为“西苑”的“三海”即中海、南海、北海。三海中有数不尽的楼台亭阁。慈禧常住中南海仪鸾殿,光绪住在附近的瀛台。
慈禧六十岁生日前后,常住颐和园的乐寿堂。慈禧在那住了许多年。
慈禧的寝殿有炕有床。德龄说,太后睡觉所用的炕也不怎么特别,只是下面铺的软褥比普通的厚一些,冬天要铺三重,春天铺二重,夏天也要铺一重——这也许是她年事已高,比较怕冷的缘故。软褥上罩着一条绸毯,每隔两三天更换一次。她的寝宫内,除却夏天,平常总得生一个暖炉,只是冬天烧得旺些,春、秋烧得弱些。德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