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没得挑的。崇琦的女儿相貌平常,大你二岁,且是蒙古八旗。自康熙爷到现在二百来年,皇后都出在满洲世家,这个例儿可不可以破,你可想好了。同治逆反之极,几乎立刻就作出了对着干的决定。慈安瞧了出来,知道大事不好。她了解慈禧,谁要负了慈禧,这辈子再甭想过好日子。慈禧必定会迁怒同治所选之皇后,后宫将永无宁日。
正式选定后妃的程序,是设一铺明黄色桌围的御案,案上放一柄如意、一对大红彩缎荷包、两对镶黄边绣鸳鸯的荷包,作为皇家的定亲信物,由皇帝亲手将其分别交到中意的候选者手中。其中如意代表皇后,大红彩缎荷包代表妃,镶黄边绣鸳鸯荷包代表嫔。候选者接过定亲信物就算定了终身,只等着大婚的日子迎进紫禁城了。两宫皇太后与同治就座后,四位名媛被引导进来,请完安后侍立一排。慈禧拿起如意,郑重地递给同治,又一次加重语气叮嘱道:皇帝,你可想好了,瞧中了谁,便把如意给她吧。同治答应一声,双手接过如意,转身径直走向阿鲁特氏,毫不犹豫地将如意给了她。慈安赶紧拿起大红彩缎荷包递给同治,一面向他示意凤秀之女。同治会意地接过荷包递了过去。又分别将另外两对荷包交给了余下的两位姑娘。选妃结束。阿鲁特氏成了大清第十代皇后。
第二节 失败的母亲(2)
一位历史学家曾生动而准确地描绘了慈禧当时的感受,征引如下:
慈禧突然觉得,天地之间有个什么东西塌了下来。不偏不倚,一下砸在她的心上。一股热血从心底里冲了出来,像奔突的烈焰刹那间便填满肺腑胸间,然后往上一下子涌到了脑门。左额头的青筋不由得猛烈跳了起来。她突然看不清眼前所有的东西了,皇上、名媛、命妇、太监们全成了一片血晕,血晕之中的儿子突然变成六岁时的模样,咧着嘴笑着,伸着手向自己走来,走到一半,突然调头向慈安走去了……转眼又变成刚刚生下的婴孩,张着嘴,不知是哭还是笑……
有好几天,慈禧心里都是凄凄凉凉的。人都说儿子是自己的亲,可是自己要强了一辈子,偏偏是自己的儿子不给自己争气,连平民百姓娶媳妇嫁女都是凭父母一句话呢,何况自己是掌管天下的皇太后。居然管得了天管得了地,却管不了自己的儿子……这多让人伤心。更让人伤心的是,儿子竟听慈安的话。平日听她的也罢了,毕竟是她把他从小抱大,脾气又比自己好,也就不计较了,可到这关键时刻还是听她的。传出去叫自己多没面子,不跟没有儿子一样了吗?十月怀胎,那辛苦谁能理解,生孩子时受的苦痛谁能体会!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