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挥笔书屋 > 原来慈禧 > 第9部分

第9部分

>月,清廷派户部侍郎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赴日本求和,翌年(1895年)正月初抵达日本。时日军正在准备进攻威海,决定彻底消灭北洋海军、给京津造成直接威胁后再谈,以进行最大限度的勒索,遂照会清廷,以张荫桓非全权特使、官秩稍低为由不予接待。慈禧当即议和的愿望没有实现。十八日,日军攻陷刘公岛,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朝派出李鸿章乞和。三月二十八日,李鸿章在日签署的《马关条约》文本送到北京,须由光绪“用宝”(签押)后,再送往山东烟台与日本换约。这是从未有过的丧权辱国的条约:赔偿军费二万万两;割让台湾与澎湖列岛;开放更多通商口岸;允许日人在中国设厂制造等。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外省封疆大吏纷纷致电、上奏坚决反对;刚参加完会试,正在等待发榜消息的各地举人,也上书反对签约。一时间,“拒和迁都,毁约再战”的呼声震撼朝野、震撼人心。二十九日,光绪如常召见军机大臣。孙毓汶将文本呈给光绪,称:无论如何应在今日批准。光绪说:条约要割台湾。台湾一割,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孙毓汶称:前线屡战屡败,如不签约,倭人将犯京师,奈何?光绪大怒:此约关系重大,汝欲逼朕签约不成?应先请太后懿旨,再作定夺。不料,慈禧称病闭门不见,在这个时候又做出“已归政”的架势,冠冕堂皇地说:“一切请皇帝旨办理。”光绪“徘徊不能决,天颜憔悴”。四月八日,光绪最终颁谕批准《马关条约》。回到读书的毓庆宫后,光绪与师傅翁同龢“战栗哽咽,相顾挥涕”,痛不欲生。十天以后,光绪下令大小官员一律到内阁观看他的一篇朱谕。这是他对战败的交代。他字字血泪地说,嗣后“君臣上下,惟当艰苦一心、痛除积弊,于练兵筹饷两大端,尽力研求,详筹兴革,勿存懈志。勿骛空名,勿忽远图,勿沿故习,勿期事事核实,以收自强之效”。他只说要增强军事力量,他没有说和约的签订是因为慈禧已“意有所归”。

第二节 戊戌政变(1)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种新的政治力量正在生成。这就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世称南海先生。广东南海人。出生于仕宦家庭,以理学传家。光绪进士。曾任工部主事。戊戌变法前后,他先后七次上书,请求变法图强,并与梁启超等人一起创办《万国公报》,建立强学会,发行《强学报》,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别署饮冰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