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挥笔书屋 > 一代帝王刘义隆 > 第39部分

第39部分

>

人们不敢聚拢围观,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或呆在船舱里,或从家中的窗后窥视着这个场面。当然,能看到和不能看到这一场面的人都在关心着这里,因为这里连着朝廷。他们都知道,朝廷出事了,朝廷出了大事了,出了大事的朝廷关系着千千万万个或远或近的黎民百姓。他们默念着祈祷着,希望皇室平安国家太平。

近百年来,江左这块地方不是内乱就是外讨,真可谓兵革不休战乱频仍:先是王敦弄权以制朝廷,接着苏峻、桓氏父子又先后作难挥戈犯阙,而孙恩、庐循、徐道覆曾历时十多年,把江左搅得再无安宁之日,这其间国家又大举北伐,难得有三两年不打仗的时候。

如今的皇上,自即位以来,除了元嘉七年北伐之外,十多年来民不外劳,役宽务简,百姓繁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暮归,自事而已。

国家无事,乃民之大福啊!可如今……

船队已经接近入江口。

这时,又有一队人马簇拥着某个要人来到秦淮河边为义康送行。这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名僧释慧琳。

释慧琳原姓刘氏,少年出家,住建康冶城寺,他为人颇有才华,又精通儒家经典,当年曾深得庐陵王义真的赏识,因此义真曾说自己一旦得志,就以慧琳为西豫州都督。释慧琳除了注有《孝经》以及风行一时的《庄子?逍遥游》之外,还著有《均善论》。在《均善论》中,他托白学先生和黑学先生之名相驳难,以申述自己的观点,其论大行于世。旧僧认为他是在贬黜释氏,欲加以摒弃,但刘义隆看到此文之后却对他大加赞赏。因与皇上交往密切且深得皇上器重,十多年来,有时候,他甚至能参与朝政决策大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今的皇上实际上是做了当年其兄庐陵王想做而没能做到的事。也因此,释慧琳势倾一时,门前宾客辐辏:他的门前常常停着数十辆车,四方馈赠不绝于道。有人讥刺他是“黑衣宰相”——和尚穿黑衣。

义康一直视名僧释慧琳为高僧,他知道慧琳的到来所具有的意义,于是赶忙停了船回到岸边,亲自迎上去,寒暄了几句后,他就关切地问:

“弟子还有回京的可能吗?”义康是信佛的,所以对高僧自称弟子。

慧琳并不接话。沉默良久,他才示意随从从车上搬出包括《史记》《汉书》在内的数箧典籍,他要把这些书作为分别的礼物赠给义康。

义康一边看着他们来来往往地搬着书,一边对慧琳说:

“当年谢述只劝我退,后来刘湛只劝我进。谢述死了,刘湛却还活着,这是我得罪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