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的粮食器械,因魏人南下道路断绝,也都留在山阳;另有数万人的武器装备原是送往滑台的,也留在了山阳城内。城内又有万户居民,战士五千人。魏军原打算过山阳时攻下它,以城中储备作归途之资,但山阳城附近有一座白米陂,离城数里远,太守萧僧珍此前已引河水注满了它,准备魏军一旦经过就决堤淹灌。魏军探知这一消息,害怕成漂在水上的蚂蚁,一个时辰也不敢逗留,匆匆绕道而过。
这剩下的,就只有一座盱眙城可以为北归的魏军提供充足的粮草了。魏军自瓜步山北撤以来,一路过广陵、山阳无所抄掠饥渴难耐,他们的希望就全寄托在盱眙了。一到盱眙,拓跋焘就下令军队驻扎城外,然后把盱眙一重重包围起来。待包围定了,他仍像在彭城时那样派使者到城下索要黄柑和美酒。
可是,统帅军队的将领臧质可不同于江夏王和武陵王。
第一三一章 臧质盱眙保卫战
臧质身长六尺七寸,出面露口,秃顶拳。他自少年时就酷好鹰犬,又长于赌博,一向以轻薄无行闻名,深为刘义隆所嫌。他的姑姑是高祖敬皇后,所以凭借外戚之重,又有会稽长公主为他说话,他因此能屡任名郡。年过三十,他才开始涉猎史籍,又好谈论兵法。刚任中军参军时,他去拜访护军将军赵伦之,赵伦之其时名位显赫,轻视他;他愤然告辞:“大丈夫各仗着老妇立门户,奈何如此相轻!”赵伦之闻言大惭——他的姐姐是高祖的母亲孝穆皇后,所以臧质以此相讥。后来朝廷任命他为宁远将军、徐兖二州刺史时,他在镇奢靡,委任官职无章法,遭到有司弹劾,过了不久才起用为义兴太守。
元嘉二十七年春,臧质升任南谯王义宣司空府司马、宁朔将军兼南平内史,还未上任,遇拓跋焘率众包围汝南,汝南戍主陈宪告急,朝廷派他率轻骑兵赶赴寿阳与刘康祖同救陈宪。魏军退走,朝廷又派他讨伐汝南西境山蛮;俘虏万余人后,他升任太子左卫率。及大举北伐,臧质与骠骑将军王方回率领军队到许、洛,因王玄谟兵败,他向朝廷请求取代王玄谟,皇上没有答应。此前,臧质与胡崇之等为魏军所败,不得已率残兵进入盱眙城,守城将士对他们的败况颇有些微词,有时不免冷言冷语;一向好兵的他听了,就憋了一肚子的窝囊气。
在这时候拓跋焘向他索要黄柑和美酒,他又怎会以礼相待?
魏的使者捧着个大的酒瓮乐滋滋地回到了拓跋焘的毡屋,拓跋焘一见,喜不自胜。想起在彭城以及瓜步山时得到的美酒,他就迫不及待地亲自打开了封盖。这不揭不要紧,可一揭开啊,那股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