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挥笔书屋 > 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 > 第12部分

第12部分

三下御诏,宣李白入京做官。李白42岁到长安。玄宗很是赏识他,让他供职翰林院,但不久李白就遭到权贵的谗毁和排挤。三年后李白离开长安,继续漫游,在洛阳与杜甫相遇,结下了千古传颂的深厚友谊。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慷慨从军,加入永王军幕。不久,永王因谋反被打败,李白入狱。由于郭子仪的保护,他免遭死刑,被流放到夜郎。李白晚年流落江南,靠他人接济为生,后患病而逝。

李白一出现便震惊了诗坛。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有:歌颂祖国美丽的山川自然,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另外还有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如“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等。李白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是浪漫主义,以想象和夸张将浪漫主义推向最高峰,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等。他的诗歌继承了风骚和乐府的传统,气势雄放,想象奇特,语言畅快,音调激越,想人之不敢想,言人之不能言,故被称为“诗仙”。李白以他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语言轻快的诗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格魅力,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初唐着名诗人。他从小受儒家教育,形成了他忠君爱民的思想。他的青年时代是在盛唐社会中度过的,那是一段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浪漫生活。24岁时回洛阳考进士落第。他怀着兼济天下的信心于34岁时到长安,在参加由李林甫操纵的考试中,再次落第。杜甫过着贫困失意的生活,甚至寄养在外地的儿子也被饿死。十载长安行,历尽人生辛酸的杜甫看到了生民的疾苦,关心着国家的安危。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被叛军俘获。逃出长安后,他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这是他一生政治上最辉煌的时期。但不久他就弃官,开始了晚年漂泊西南的生活。他到成都后曾有一段一生难得的安定时期。杜甫暮年穷困潦倒,疾病缠身,十分凄凉,最后死于旅途客船中。

杜甫是一个勤于创作的诗人,留传于世的作品有一千多首。

其诗作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强烈关注,国家的不幸、战争的灾难、百姓和困苦和统治者的骄奢淫逸都反映在诗歌中,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杜甫的作品有“诗史”之称。杜诗内容充实,思想深刻,风格深沉凝重,语言精练朴实。他把现实主义推向高峰,尤其是他系念国家安危,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