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的产业和财富。
他刚才想好了,接下来直接注册一家空壳公司,把智囊团的人全部安置进去。
名字干脆就叫布莱克本基金会。
美国其实是有很多智库的,有名字并且公布在外的高达一千多家。
智囊机构,也称“思想库”或“智慧库”。
是指由专家组成、多学科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研究机构。
著名的有拉塞尔塞奇基金会、胡佛研究所这些。
在美国特有的政治体制下,财团、智库和政界三者密不可分。
华盛顿的“k街”号称“智库一条街”,美国智库云集于此,天天盯着国会和白房子,想方设法把他们的政策分析和研究结果“塞进”国会议员和政府要员的大脑。
米洛的布莱克本基金会,不会干这种事。
他打算结合美国特色的智库,再添加一点自己灵魂里的“华夏智慧”。
把自己的这个布莱克本基金会,打造成美国智库和天朝内阁、军机处的结合体。
就是又能为他出谋划策,在他需要的时候又可以直接为他工作。
这样一来,对人员素质的构成要求就比较高了。
而如此早的建立起这家公司,在今后婚姻、子女资产分配和继承等麻烦事情,多少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下午的面试,就在雅虎公司对面的咖啡厅里进行的。
好吧,其实这家咖啡厅和隔壁的两家餐厅,一家超市,也早都被米洛买下来了。
一边作为雅虎公司员工们的福利,同时也安插他的安保人员。
米洛在雅虎这边工作时,他的安保人员也可以在这些地方保护他。
三个面试者的时间是错开的,每人半个小时。
其实,在米洛心中,这三人都是可以留下的。
他们是米洛在猎头公司给的名单里,挑出来的精英人员。
过来面试看一看,也只不过是走个流程而已。
下午三点。
米洛看着离开的第一个面试者,端起咖啡喝了一口,微笑着问坐在身边的沙博泰和温迪,“你们觉着这个人怎么样?是我需要的人吗?”
温迪看了沙博泰一眼,见他没有开口的意思,就皱眉说道。
“履历很精彩,只是投资理念过于激进,或许这也是他在曼哈顿大通那里竞争基金经理失败的原因吧。”
沙博泰笑着开口说道:
“我问过曼哈顿大通的朋友,他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