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执政后,局面是好还是坏,苏允自己也不敢肯定。
这份产业太大,觊觎的人太多,强行留在手上,到时候反而容易是祸害,还不如送给赵顼,做个人情。
以赵顼的心性,他必然不会亏待自己,这几年能升多高就升多高,到时候去地方上,也不用过得太憋屈。
毕竟去地方上当知州,跟去当个小知县,那待遇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
苏允回去寻蔡族长说了此事,蔡族长很是担忧,
苏允温言劝慰道:“官家还要靠你们蔡氏经营这地洞子呢,肯定不会亏待你们。
不过你须得管束好蔡氏族人,守好这份产业,也要注意子弟的管教,别让人利用了不肖子弟夺了这份产业。”
蔡族长叹息了一声,道:“这份产业明明是您一手置办出来的,您却一点也没有落着好处……”
苏允摆摆手笑道:“我的好处在他处,不在钱上。”
苏允离开崇政殿之后,赵顼乐得在殿中来回踱步,好一会之后,忽而对孙思恭道:“孙大伴,你说朕要怎么奖赏苏卿?”
这话问得连孙思恭也有些茫然,想了一会才道:“要不,给他叔父苏辙升升官?”
赵顼顿时有些不满,道:“上次苏卿写书的功劳,我已经给了苏子由了,这次不能再给他了。”
孙思恭苦笑道:“那总不能给章子厚以及苏子瞻吧?”
赵顼气道:“怎么就不能给居正了?”
孙思恭苦笑道:“苏大家入仕才几个月,已经从宣义郎升为宣德郎,而且还是南衙二号人物,再升的话,恐怕会有非议。”
赵顼呵呵一笑道:“若是无功也就罢了,居正这等功劳,朕给他升个官都还有人来多嘴,那朕倒是要问问他,他给朝廷做了什么贡献,才有现在的官职!”
孙思恭顿时不敢说话了,今上登基以来,破格提拔的人不少,像苏允这样的有大功劳的人,若是都不提,那才是奇了怪了。
只听赵顼道:“孙大伴你说,朕让居正当个承议郎,你看如何?”
孙思恭顿时瞪大了眼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