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网络世界并不互通,可以理解为每个族群都有一个本族成员使用的局域网。
人族的互联网、绿木族的自然共鸣网络、击破族的神经链路……每一种网络技术各具特色,却始终无法真正互联互通。
族与族之间的交流,普遍采取线下对接。
效率低下不说,甚至因为对其他种族的不了解,时常出现文化误区,引发矛盾。
星网计划便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诞生。
让各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通,让各族的普通民众也能在网络上进行交流。
这个计划就像是一个大熔炉,会随着时代发展相互影响,逐渐塑造出各族共同的价值观。
简单理解就是,星网计划就像是一个文明同化引擎。
通过网络上的信息高效流通,文化层面的深度碰撞,最终让各族在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甚至幽默感上逐渐趋同。
事实就是,月蚀族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现代网络上,人族发一个表情包,其他种族都能读懂表情包的含义。
腮鱼族发一个网路热梗,其他种族,包括人族玩家也能读懂梗背后的故事,甚至还能一起玩梗。
这便是星网网络除了高效交流外,让地球联盟真正团结起来的大杀器,打破了各族互相独立的信息壁垒。
但在当时,这个计划的推行并不顺利。
遭到了各族保守势力的强烈抵制。
阻力并非源于星网技术本身,主要是各族对文化交融背后的不确定性感到恐惧。
首当其冲的就是安全问题。
星网网络的最高权限在月蚀族手里,对接星网就意味着月蚀族将真正凌驾于各族之上。
随着融合加深,假设未来某天月蚀族背弃了曾经的誓言,就能随时关闭星网网络,让各族城市一秒陷入瘫痪。
其次,拥有最高权限的月蚀族,可以随时查阅其他种族的保密信息。
理论上,各族对星网将不再有任何秘密。
其次是,文化主权的丧失。
彻底互联互通后,各族高层认为,其他种族的价值观会随着网络传播影响本族新生代的思维逻辑。
一些族群担心,当自己的族群文化与其他种族文化不断碰撞、融合后,原有的文化特色就会逐渐消失,被一种普世同质化的文化所取代。
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互相渗透,在部分族群的高层看来,甚至可能动摇统治阶级的权威。
这一点在现代已经得到了印证。
例如,夜魔族修改了近乎世袭制的首领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