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行的起步点高多了。
至少那时候,赵家已经是港岛能排上号的有钱人。
只是自从楚向前这个过江龙加入这一行后,一出手就是60条1.4、1.5万吨的胜利轮。
这气势压得所有港岛船运老板们压力山大。
而结果楚向前直接抢走了樱花国大量煤炭订单。
以至于仅仅只是两三个月,赵家走樱花的船运利润,就减少了3成。
再不想出路,赵丛演都觉得自家的船运公司,能不能维持下去都是问题了。
要是楚向前每年和小摩根、皇家银行的麦克唐纳约定好的,40匹赛马换60条胜利轮的协议顺利执行。
可以预见,今后港岛大小船运公司,大概率只能转行或者破产。
所以昨天陈细九一打电话给他,赵丛演再三确定想买自家工业大厦的人是楚向前,这才毫不犹豫的答应见面。
虽然卖楼等于卖资产,但现金到手,不管是保住和发展船运公司的底气会更足。
而且现金在手,去湾仔或者中环一样能买到潜力更大的物业。
说白了,赵丛演不觉得四处找合适的楼房是个麻烦事,他这种打拼二三十年的生意人,最开始做生意时,几毛钱的利润都不放过。
他们才是真正的一分一毫,打拼和积累起的财富。
楚向前则是靠着新手村,起步就是几千、几万的生意。
当初刚来港岛,卖的第一张虎皮,就卖了1万。
所以对赵丛演来说,卖工业大厦给楚向前,一来削弱他的现金流。
二来现金在手,不管是合作还是继续竞争,底气也会更足。
而且这两年地价、房价连连上涨,可工业大厦的升值幅度却最小。
这也让赵丛演意识到,工业大厦已经快要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是个必然会被淘汰的项目。
而且旧楼到了一定的年限,想继续租个好价钱,最好拆了重建,往高了建。
可重建需要的资金可不少,还不如直接花钱买最近两三年内新建的新楼。
顺带着结交楚向前,不管是从他手里拿到些建楼的项目,甚至仅仅只是土方、刷墙,运输之类的项目,每年也能赚个一两百万。
不过赵丛演最希望合作的项目,其实是船运方面的合作。
港岛大大小小从事船运行业的公司都能看出,国际船运公司必然会兴起。
光是财力上,就没任何一家和和楚向前比拟。
所以赵老板确实想和楚向前合作,甚至打不赢就加入。
趁着这家公司才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