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算成美元,都有600万。
至于木器厂的盈利,还有爱媛正在组建的家具厂,楚向前就没和黄世同父女俩说。
但黄世同父女俩,光是想想四年的时间里,木器厂的销售金额翻了15倍,就知道这玩意有多赚钱。
事实上,木器厂确实赚钱,盈利30%左右。
但没人知道的是,木器厂使用的木材,全来自新手村。
也就是说,真正的盈利能达到6、7成。
黄世同立马建议楚向前,推这家公司上市。
获得更多的资金后,扩大生产的同时,开始往东南亚扩张业务。
楚向前却摇摇头,“黄生,木器厂不缺钱,甚至可以说,我旗下所有公司都不缺钱。
你告诉我,我为什么要推木器厂上市?”
黄世同和那么多公司、有钱人打过交道,当然也遇到过公司盈利模式极好,根本不愿意上市分出一部分股份给股民的老板。
想了想后说道,“楚生,木器厂盈利好,福利应该也不错,但您就不想,用股民的钱,来扩大木材厂的规模,来给员工发工资?
顺带着,木材厂的市值,几年内翻几倍,甚至十倍?”
楚向前当然是愿意的,笑着点点头,示意黄世同继续。
黄世同不由皱眉起来,暗道这烦这种自己赚钱的速度,比在股市上圈钱都要快的老板。不缺发展资金,经营模式自然趋于保守。
然后把股份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生怕被人夺走家业,更不愿意和外人分享企业发展中的红利。
但也不想想,不上市,你的公司可能值钱1千万美元。
但上市后,股民们眼里不会盯着盈利比例,他们只会想着,木器厂每年销售额6百万美元,那么这家公司的市值,至少三千万美元。
甚至一些股民,觉得盈利能保持在20%,那么公司就值得用10倍的销售金额来估算。
楚向前听完黄世同的这种说法,不由对这家伙竖起个大拇指。
六千万美元的估值,尼玛的,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要知道,此时的置地市值也才7.5亿港币。
真按照黄世同的说法,木器厂的市值就有3.42亿,都快达到置地的一半了。
不过,置地虽然是港岛最大的地产商,手中也有很多地皮。
但他说白了,就是规模最大的包工头。
每年对外销售那么多房产,赚的是土地差价,和建大楼之后的百分之十几的盈利。
要是建的大楼,每一栋都留下底商用来出租,那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