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想做官的赐监生出身,以考满监生论,可直接入吏部铨选,要钱的也简单,不想做官出仕的,直接发百两银子”
下方众臣闻言,脸上神色却皆是齐齐一变,若不是监国殿下还在上方,恐怕瞬间就要惊哗起来
吕大器闻言,看着上方神色冰冷的监国殿下,眉头也是紧皱
朝廷之重便在名位,若按殿下的法子,战后恐怕有一两百人能直接得赐官身,而且还能入吏部候缺
不经科举,如何能就这样得官,这有违朝廷经制!
更重要的是,这批人是殿下亲手提拔起来的
如果殿下有心,这些人一旦入朝,恐怕立时就会冲击他们这些正经出身之人的位置,这如何可行!
众臣神色不满,而后齐齐看向上方的吕大器
朝廷纲纪,祖宗之法,如何可为一次守城便坏了朝廷规矩,就是丢了广州城不要,也决不能坏了朝廷规矩!
吕大器身为首辅正当带头规劝君王,以正纲纪
下方吕大器还在犹豫,但朱朗却已经直接看向苏观生,开口说道
“吕阁老苏阁老以为如何”
苏观生感受到朱朗目光,却是毫不犹豫,直接起身开口道
“殿下圣明,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此时万事当以守城为先”
“清兵日迫,此时绝不可有半分犹疑,当以重赏速速招募人手,安定城中,而后征发城中青壮,协助守城,臣以为殿下此议可行”
苏广生朗声开口,眼中闪过一丝精芒,他本就是监生出身,被排除在正经科举一道的官员之外,这种情况哪怕是他做到了阁臣,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
他入朝以后虽然被殿下硬抬到了工部侍郎的位置,还加了大学士衔,但到头来还是只有顾元镜这些随他从广州奔赴肇庆的随员,肯入他麾下
但若是按殿下所言,给这批人赐下官身,这些人事后一旦入朝,立时便能成为他苏观生的助力
苏观生为何敢如此肯定,因为这些人和他一样,都不是正途出身
这些杂流之人必定无法得到吕大器,瞿式耜,陈子壮等正途出身之人的接纳,这批人只要还想往上爬,就只能投向同样不是正途出身的苏观生麾下
到时他只要精心挑选一番,立时就能有一大批可用的人手,而不再是眼前这般捉襟见肘的模样
苏观生立朝十几年,从地方官做到阁臣,朝堂上下之人皆是看遍,早就不信什么进士出身定然比举人更出众的论调
科举应制是一回事,实际办事又是一回事,不到县衙里滚上两圈,和胥吏劣绅斗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