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力排众议守城护民也好,危急之刻登城临敌,于两军阵前说溃敌军也好,随着广州守城士卒在战后不断的宣扬流传,关于此次监国殿下的传言也不断被夸大
监国殿下如今在广州城中,俨然已成了史书中那些中兴雄主一般的人物,殿下个人的威望在朝中也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此时朝中几乎没有任何人再能阻挡监国殿下的决意,在监国殿下的一力推动之下,朝廷真就通过了此议,让这群巡检使得了官身
而朝中的几位阁老,出于某种未知原因,竟然也齐齐默认了此事
潮惠两府位置大量空缺,朝中自然也有人起了心思,但有心人在一番观察之后,却是赫然发现,除了苏观生一系外,朝中其他几位阁臣麾下之人,竟无一人前往潮惠两府任职
在观察到这种诡异的情况以后,各种小道消息便开始在广州城中不断流传,但上方诸位阁老及一众三四品的大员们,对此事却皆是闭口不言,而潮惠两府之事在朝中忽然也变得讳莫如深起来
广州城中波澜自起,但这却并不妨碍思政堂一众巡检使们的进步
二十二日监国殿下在思政堂接见了所有一百七十八名巡检使,并亲自给众人赐下了出身,然后得授官身的一众巡检使们,便欢欢喜喜的跟着陈邦彦出发,前往惠州
在朝廷大军收复各县后,这些巡检使会直接出任两府各县的知县等官职,替朝廷牧治两府
陈上川屈大均乃是一众巡检使中的领头人物,此时已然是七品官身,只待惠州各县收复,两人便会启程前往已经定好的辖地,出任知县
屈大均看着上方的陈邦彦,脸上神色略一犹豫,摘下头上官帽,忽然开口说道
“老师,惠州城中的士绅群聚,递帖到府衙之中,说是城中准备了酒食,想要犒劳朝廷大军,同时也想求见老师”
陈邦彦在未出仕隆武前,便在粤省开设学馆以授业为生,陈邦彦本人在粤省之中也是声名远播
屈大均在陈邦彦出仕以前,便已然在陈邦彦学馆中就学,可以说,陈邦彦乃是屈大均实实在在的授业之师
“不见!”
“就说朝廷刚从清虏手中收复失地,府中诸事杂乱,无暇见他们,让他们各自归家安待,不得生事”“要见他们的时候,本抚自会召他们过来”
陈邦彦看着下方的屈大均,脸上也是神色一肃,对着下方二人说道
“伱二人守城之时历事出众,已然得了殿下青眼,这是旁人求都求不来的机遇,但越是如此,你等便愈要谨慎”
“你等二人到县以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