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是微微点头,剿饷乃是为了剿灭李自成张献忠等流贼所设,此时这两贼皆已不在朝廷实控区域内流窜,裁去剿饷亦是应该
实际上若不是朱朗提出此事,吕大器等人连剿饷都不会去裁,此时朝廷实控之地大减,朝中各处都要用钱,不加派已是仁政,怎可还去裁剪税银呢
但朱朗与吕大器等人的想法却是正好相反,此时朝中固然是需要钱粮养军,但此时两省士民亦已是被压榨到了极致
前世郑成功等人在南方等地亦是打过不少胜仗,但为什么往往占领没多久便又被清廷夺回
最根本的原因便是郑成功等人缺粮缺饷,往往一打下一地,便立即大肆征粮征银,弄得当地并行洺不聊生
这等行为说的好听是收取赋税,说的不好听就是劫掠,是以在清廷反攻之时,往往当地士民甚至会主动协助清廷,驱走郑成功等拥明之军
此时闽越之地虽然还没被压榨到这等程度,但也差不多了,闽粤两省经历战乱,大批百姓生计困难,此时正应减免赋税,让士民喘上一口气,这样不仅能快速安定两省民心,更可以休养民力,让朝廷在未来能收取更多的粮赋
此时裁撤三饷固然会让朝廷收入减少,让吕大器等阁臣应对朝事之时更为艰难,但此事对朱朗来说却并非是坏事
天下百姓对三饷早已是积怨日久,如果能在朱朗手中裁去,那朱朗立时就能成为天下百姓眼中的仁君,大大增加朱朗自身的威望
朱朗对着下方的李承志点点头,李承志见状,也是从袖中取出一叠纸张,分发给堂中各臣
“这是锦衣卫在京师江南等地的打探到的情报,清虏已明发诏令,要裁撤三饷及崇祯以来各项杂税摊派,各地百姓听得裁撤三饷,皆是欢心踊跃,颇有安定顺应之状,可见三饷困民之甚”
“此时既连清廷都停了三饷,那我大明就更该停征三饷,以缓民力,此乃是人心之争”
实际上清廷入关以后,虽是明发诏令让各地停征三饷,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三饷却是根本没有裁撤
各地府县有的将三饷换了个名字继续征收,有的则是连名字都不改,反正乡间百姓也看不懂诏书,等钱收上来以后,自然是士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账了
吕大器焦琏等人看着手中锦衣卫搜集而来的清廷诏令,眉头亦是微皱,朝廷此时已在闽粤站稳了脚跟,已经稍微有些余力去想其他的事情
清廷此时已明告天下停征三饷,若是他们还继续征收,确是会让朝廷陷入被动
吕大器等人虽然知道赋税的重要性,但亦是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