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关注,朝中的武臣也同样关注,甚至焦琏李明忠等武臣,对此事的看重还要超过文臣
如今朝中的武臣清一色皆是朱朗心腹,龙骧焦琏,武骧李明忠,腾骧马宝,桂军郑文雄,还有掌握锦衣卫的李承志
朝中如今所有的高阶武臣,几乎皆是朱朗即位以后亲自提拔起来的,甚至各支禁军中的一众中高阶将校,都被朱朗亲自赐下武举功名,顶着天子门生的名号
正是因为朱朗一人掌控着朝中几乎所有的军队,所以朱朗才能按着自己的心意,随意任用人手推行新制
最典型的便是军机府之制,若是没有军中一众武臣无条件的支持,这等侵夺文臣军权的新制,在朝中绝不可能通过
但此事有利亦有弊,朱朗若在,那三军军将自然臣服听令,凭着朱朗的身份威望,随时可以聚集大军争战,也不会有军将敢像从前一般,对朝廷之令听调不听宣
但坏处便是,一旦朱朗出现问题,那明廷各军立时便要大乱,而且这种大乱绝不是文臣们能够解决的
一旦朱朗出现意外要另选新君,焦琏李明忠等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危军权,必然要各自推选亲近自己的藩王继统
这与焦琏李明忠等人是否公忠体国无关,新君即位以后,无论是谁都必然要收兵权,令自己的心腹掌军
若是不能让亲近自己的藩王继统,那等其他人推举的藩王即位稳住了朝廷,他们手中的军权就必定会被其他人夺去
凭白便失去兵权,甚至连自己的安危都无法保障,这等情形谁会甘心
到时候哪怕焦琏等人顾全大局不想去争,麾下的军将也会逼着他们去争,到时明廷恐怕又要再现昔年江北四镇的旧事
昔年江北四镇内斗,大明便丢了南都,当时的大明丢失南都以后,还可退入浙省闽省,但如果此时大明再来一次江北之乱,明廷还能退到哪去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继任之人必须是朱朗的后嗣,哪怕这个继任之人只是一个几岁幼童都没关系
只有朱朗的子嗣即位,才能令各军武臣心服口服,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各军安心,保证朝中的平稳
瞿式耜等人也正是察觉到了这种危险,所以才一直不愿让朱朗领军出征,此时明廷根本找不出一个能够代替朱朗的人
只是此时明廷风雨飘摇,清廷四处出击,各地亦是军头遍地,很多事情只有朱朗亲自领军,凭着监国的身份名号才能解决,此时的形势,根本由不得瞿式耜等人不让朱朗出征
李承志脸上神色振奋,行礼起身后,便立刻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