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如今是何情况”
“自冷僧机往城中送信以后,朝中各部大臣对议和之事皆讳莫如深,如今已无人再上疏奏言议和之事”
朱朗放纵冷僧机等人在城中自由行动,一方面是想看看能否钓到大鱼,另一方面却是要用清虏使团,来让朝中这些大臣闭嘴
清廷派遣使团前来议和的消息传入朝中以后,朝中当真有相当一部分大臣上疏讨论议和之事,而这些大臣之中,又尤以闽粤两省出身之人居多
朝中大臣虽然有人支持议和,但倒也也没人敢说按照眼前战线,划分国境议和
这等事情是谁也不敢说的,北都南都,如今皆在清廷手中
这等情况下谁敢劝说朝廷放弃两都不要,即行议和,恐怕第二日就要被人打成国贼
朝中支持议和的大臣,大多意见都是在清廷归还南都的情况下,才可与清廷议和
但实际上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清廷此时虽然主动前来,但清廷朝中形势并未有根本变化,清廷八旗主力仍在
清廷此来最多便能接受以当前战线议和,绝不可能把南京凭白吐出来,归还明廷
但现在的问题并不在此次议和到底能不能成,而是此事根本就不该有人去提
若是此时承认归还南京便可开始议和,那今后朝廷一旦收复南京,清廷再派人来,朝廷是不是就可以开始与清廷议和了
是不是只要拿回了南京,朝廷就可以开始休兵止战,与清廷划江而治,坐在南方安享世界了
朱朗也没心思再与朝中这些人争论,于是便决定用清廷使团让朝中这些人闭嘴
清廷使团行动以后,效果果然也是极好,冷僧机送信以后,朝中几乎已经没有大臣,再敢去谈什么议和之事
鞑子正使正在城中大肆送信,鼓吹议和若现在还有大臣要上疏劝谏议和,那你这贼子到底是何居心,是不是已经被鞑子使团暗中策反,想要替鞑子做事
冷僧机给朝中各部重臣送信,目的是为了促成议和声势,但结果却是朝中此时反而无人再敢言议和
朝中各部重臣此时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也开始大力压制部中官员,严禁麾下官吏再去上疏讨论议和之事
朱朗听完朝中情况,思索片刻,便开口说道
“那些信拆看完以后,放回信封之中重新密封装好,然后找个时间,当着朝中众臣的面直接烧了吧”
“是,臣明白”
李承志恭声应是,李承志正要继续禀报策反清人使团之事,但此时李国用却是走入房中,开口说道
“殿下,瞿阁老领着内阁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